前言
统一的实现带给秦始皇一个全新的局面同时也带给他巨大的成就感。《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把秦始皇志得意满、睥睨一切的自大心态描写得入木三分。这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无限的自大心,使秦始皇在统一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议帝号令”,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要实现他的曾祖父秦昭王当年的称帝梦想。当大臣们献上据说是古时最尊贵的“泰皇”称号时,秦始皇拒绝了。他要称的是“帝”,臣下拟定的称号没有“帝”,秦始皇就自己选定了“皇帝”为称号。
王与帝
秦始皇自认为他自己的功业是空前的,他的地位也是空前的,所以他要求一个全新的称号,来标志他的空前。作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而让他的子孙以“二世皇帝”、“三世皇帝”顺序计数,世世相传,“至于万世”。历史无情地嘲弄了秦始皇,因为他的王朝在二世就垮台了。但是,秦始皇选定的“皇帝”称号却保下来了,代代相传,一直是中国各朝代的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号。从公元前年秦王朝建立,到公元年清王朝被推翻,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漫漫两干多年的中国历史,就在“皇帝”的名号下被称为帝制时期,而这一时期,是秦始皇开启的。
▲秦始皇“皇帝”的名称是全新的,但是秦始皇的称帝之举却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有深远的历史原因的。从近处说,秦始皇称帝是圆了秦昭王称帝的梦,从远处说,则是使战国以来的帝制运动最终有了结果。秦昭王称帝的故事上文已经讲过了,这里再追溯一下帝制运动的历史。这对于我们理解“皇帝”一名的意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在西周时期只有周天子称王,诸侯国的国君只能称公、侯、伯、子、男等。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所有诸侯国君,都毫无例外地是周天子的臣属,正如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一样,地上也只允许有一个王。但是,这种天无目、地无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了。挑战首先来自中原文化之外的边远属国,最早称王的是徐国,在西周时期就自称为王了;春秋初年,楚国国君称王;春秋后期,吴、越国君称王。
到了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也兴起了称王运动,齐、韩、赵、魏、秦、燕、中山、宋的国君都陆续自称为王了。许多王同时并存,必然形成混战的局面,而混战的基本趋势,必然是新的统一,因为参战者都在争取优势的地位,这样最后决出的优胜者,就将是新统一体的最高统治者。适应着建立大一统国家的需要,帝制运动应运而生。帝制运动首先是一场思想运动。战国以前,帝是至上神的称号,帝被认为是天上和人间、社会和自然的最高主宰。在ト辞中,“帝令其雨”、“帝令其风”之类的记录非常多,足以表明帝的主宰者属性。
帝又被认为是一个部族的祖先神,夏商、周的王,都说他们的始祖是上帝所生,例如商人说:“帝立子生商。”直接把商族的起源追溯到上帝那里。类似的观点,也见载于周人的简册。这样,至上神与祖先神合一,就成为人间权力的来源和社会秩序的保障。地上的王受命于天(上帝),死后则配享上帝,与上帝一道享受子孙的祭祀,同时也与上帝一道,祐护着地上的子孙。因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与上帝交通的祭祀活动和以兵革维护本氏族安全的武备事业一样,是当时社会最重要的活动。
▲帝王后来,随着人的觉醒和理性的成长,帝的至上神含义逐渐减弱了,而帝的祖先神含义又渐渐发生了从神话到历史的转变。战国中期以后,帝已成为上古君主的称号。但是,作为上古君主称号的帝毕竟是从祖先神演变而来的,所以,在诸王并立、群雄争长的时代,各族都有自己的上帝,例如秦族、楚族是以颛顼为上帝;商族、周族是以帝喾为上帝;陈族以舜为上帝;田齐氏以黄帝为上帝;夷族以少为上帝苗族以盘瓠为上帝等,帝仍然带有浓重的血缘色彩。
三皇五帝观念的形成
皇本是帝的形容词,后来也与帝一样,成为上古君主的称号。皇有三而帝有五,三皇五帝的观念逐渐形成。就在帝被历史化为远古的君主三皇五帝的同时,帝也被赋予了许多优秀品质,而逐渐成为君主的典范。例如,论语森伯领扬帝说:“大哉,完之为君也。乎!唯天为大,唯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6诗经商。功也。焕乎!其有文章。”《韩非子·五蠹》说帝尧:“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意思是说,帝尧住的房子房顶的茅草都没有剪整齐,房柱的树都没有砍掉;他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着野兽皮,夏天穿着粗麻布衣。
《韩非子》称赞帝是真正一心为百姓奔走的君王。正因为帝尧被赋予了这样的品质,所以《尚书尧典》说他去世以后,“百姓如丧考妣”,像死了亲爹娘一样悲痛。帝舜也一样被赋予了许多优秀品质,例如《孟子尽心上》称帝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夔夔唯谨,如子道”,说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帝舜深受百姓拥护,所以百姓“同心戴舜,以为天子”。
▲帝尧传说中的其他古代君主,也都在道德和智慧方面有其堪为人世表率的优点,因为尧、舜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后世以“尧天舜日”来比喻太平盛世。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将传说中的古代君主典范化的趋势,正好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普通愿望:希望有如同这些古代君主一样的人物出世,来造就一个和平统一的社会。三皇五帝的进一步演变,是从空间位置的不同分布,转变为时间次序的先后有别的,即三皇五帝从不同部族的古代首领,转变成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任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如上所叙,三皇五帝最初是分属于不同的部族的,分别担当着不同部族的上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部族经过长期的兼并与融合,以血缘为标志的族的界限逐渐消失了,从前的众多部族,渐渐融合为一个华夏族。
发生在真实的历史运动中的这变化反映到观念中,就是三皇五帝不再是彼此分立、互不搭界的部族首领,而成为单一世系中在位时间有先有后的帝王了。《史记》中没有多少三皇的材料,但有一部(五帝本纪。史记》中的五帝是轩辕黄帝、帝颛项、帝喾、帝尧和帝舜,他们前后相续,一个传位给另一个,先后“为天子”,“摄行天子事”。《史记》为五帝排列了世系,分别介绍了五帝的事迹和功业。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君氏。弃为周,姓姬氏。夏、商、周三个朝代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曾先后担当天下的正统,这是真实的历史。《史记》把五帝排列在三王之前,就使五帝明确成为时代较三王更为久远的古代君主了,而三王则成为继五帝而王的天子。
这里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暗示:即将出现的统一君主又将是三王的后继者。这是战国中期诸子书中十分常见的观念,《史记五帝本纪》反映的就是那一时期的观念。现在我们知道,上古氏族林立,那时候既不可能有统一的被称为帝或皇的君主,也不可能有主宰一切的至上神的观念。华夏族是许多部族长期融合的结果,而不可能出自同一个被称为上帝的祖先。因此,三皇五帝观念的形成和三皇五帝的所有意蕴,必定体现着当时社会的需要,反射着当时社会的理想。这种需要和理想可以一言蔽之:结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战国时代,思想界百家争鸣,活跃着儒、法、名、墨、道、阴阳等诸多学派。这些学派的学术旨趣和政治见解很不相同,但是除了道家以外,其他学派在建立统一国家,确立统一君主这一点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秦始皇宣扬秦始皇的赫赫功绩
他们都把皇五帝视为古代的圣王,这些古代的圣王道德高尚,智慧超群,以他们无与伦比的德智,完善地治理着整个天下。显然,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是在用历史呼唤未来,他们有意无意编造的上古历史,折射着的正是当时社会对于未来的希望。观念引导着历史,作为思想运动的帝制运动终于促动了历史中的帝制运动。在秦、齐、楚、魏、赵、韩、燕、中山等国全都先后称王之后,他们中的势强者开始追求更高的称号帝。楚怀王曾自称为“皇”,秦昭王曾邀约齐湣王一道称“帝”他们没有认识到,“帝”是一统天下的象征,在真正的统一到来之前,“帝”是称不下去的。
所以,楚怀王的“皇”没有人承认,楚怀王本人最后被秦国幽囚致死;秦昭王的“帝”瘾只过了两个来月,就只好放弃了。但是,帝制运动无论是作为思想运动还是作为历史运动,都预示着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秦始皇把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实实在在地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创立的帝制被后世所继承,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在这个意义上,秦始皇确实是“功过五帝”的。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秦始皇完成统一后的第一道命令,是“议帝号令”,而第二项大的措施,就是以“五德终始”说来论证秦帝国建立的合理性,同时为秦帝国的许多基本政策定理论基础。秦始皇最爱读的韩非著作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寓言,这个寓言说:“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个寓言见于《韩非子难》一篇,不知道喜好韩非著作的秦始皇是否读到了它,如果读到了,不知道志得意满的秦始皇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第一道命令与第二项措施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议帝号令”和“五德终始”说的具体内容,并指出它们的矛盾之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秦始皇就命令丞相、御史议帝号,他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这里,秦始皇明确要求臣下议“帝号”,而这个“帝号”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称成功”,即宣扬秦始皇统六国的赫赫功绩;二是“传后世”,即表达出秦始皇创立的秦王朝将千秋万代传递下去的意思。
▲秦将在“议帝号令”中,秦始皇还回顾了统一六国的过程,他说:“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底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秦始皇的这番回顾,让人不由地想起《伊索寓言》里的“狼和小羊”的故事,狼找出各种理由要吃掉小羊,甚至指责去年尚未出生的小羊在去年骂过它,当所有理由都被表明是难以成立的时候,狼就以“去年你没出生,可你的父母也许骂过我”为借,把小羊吃掉了。秦灭六国是一场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具体到当时的历史环境,秦国确实是在以强力吞灭他国。秦始皇说出的灭六国的各种理由,实际上都是借口,尤其是灭齐的理由,就更是如此。这一点暂且不论。秦始皇回顾吞并六国的过程,也带有夸耀成功而希望在帝号中表达成功的意思。
▲秦始皇像他的夸耀无疑影响了参与议帝号的大臣,使他们在考虑帝号的意蕴时,把“尊贵”作为最基本的内容。经过一番议论,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以及博士们决定向秦王政献上“泰皇”的尊号。他们的理由是:“昔者五帝地方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味死上尊号,王为泰皇。”显然,参与议帝号的大臣博士们是顺着秦始皇的夸耀,刻意突出秦始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功绩。
他们颂扬秦始皇取得了比五帝更大的功绩,因此应该有一个比五帝更尊崇的名号。他们说,在传统中能够找到的最尊贵的名号,就是“泰皇”,所以他们把这一尊号献给秦王。同时他们还建议,“泰皇”应该有套专用的词汇,例如“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等等,为的是突出他天下一人的尊崇地位。回显然,参与议帝号的大臣们没有完全领会秦始皇的意旨。秦始皇明确让他们议“帝”号,他要称“帝”是已经确定了的,要臣下议的,只是他应该称什么样的“帝”。
▲大臣当年,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但就是这样的一方之帝也没有称下去,不到两个月,秦昭王就在诸侯们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号,复称为王,这在当时是秦王不得不承受的一种遗憾。而现在,秦王已经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还有谁能阻止秦王称帝呢?可是,大臣们贡献的“泰皇”称号却没有“帝”位号,这岂不是让一心想称“帝”的秦王嬴政再一次遗憾吗?此外,“泰皇”这一称号虽然尊贵,具有“称成功”的作用,但却没有传达出“传后世”的意愿,而秦始皇在“议帝号令”中,是明确要求帝号既要“称成功”,又要“传后世”的。
结语
再者,参与议帝号的大臣们在解释选择“泰皇”为号的理由时,将“泰皇”与“天皇”、“地皇”并称对举,在当时将天、地、人并称“三才”的思想背景下,这种对举含有把“泰皇”局限在“人”的范围之内的意思。“帝”号却不然,“帝”曾经是至上神和祖先神的称号,在历史化的过程中又演变成了古代君主的称号,成为智慧和道德的象征。“帝”这个字眼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它让人在一种神秘的联想中把人间的最高权力与神性、传统以及道德等等联系起来,使这一权力更崇高、更正当也更强有力。买因此,秦始皇没有接受大臣们献上的“泰皇”称号,而只保留了“皇”字,把它放在“帝”字之前,合成为“皇帝”这样一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