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曾国藩躬身入局的精神,就不要学习下面

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014/7534559.html

清朝名臣曾国藩提出,一个人如果想积极入世的话,就要有躬身入局的精神,不能光在局外呐喊。这其实也是一种实干的精神,需要相当的魄力,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

然而很多年轻人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出世法与入世法还很难融合。尤其是在学了很多大道理之后,脑子里装了一堆的条条框框。这个时候在世间做事,会变得畏首畏尾,有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在《伊索寓言》里,有一个“父子进城”的故事。里面的父子二人,进城后遇到的尴尬窘境特别类似很多年轻人在世间做事的心境,也许读一读能得到一些启发。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驴子向城里面前进,驴子在前面走着,父子二人在后面赶着。但路边不时有人笑话他们:“你们父子两人真是笨啊!为什么不骑着驴子上路呢?这样你们既省了力气,又不耽误赶路。”

父亲一想,也对,于是就让儿子骑着驴子前进,这样儿子就可以省点力气。但没走多远,又有人指责他的儿子,他们说:“你家这个孩子太不孝顺,怎么能让父亲在地上走,自己一个人骑着驴子呢?”

父亲没办法,为了不让儿子被人批评,就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前进,儿子跟在后面。父亲觉得,这样应该没人指责我们了吧,然而父亲高兴得太早了。没走多久,父亲发现总有人睁大眼睛恶狠狠的瞪着他,父亲莫名其妙,后来问了一个路人。

路人说:“你这个父亲也够糊涂、自私的,这驴子应该让你的孩子骑啊,做父亲的应该想着自己的孩子,不能光知道自己舒服!”

父亲想一想,这个路人说的也有道理,好像是自己没安排好。于是父亲又让儿子骑上驴,这样父子二人就都骑着驴前进了。父亲觉得这下就完美了,自己真笨,早就应该想到这个方法了,多简单啊。

然而父亲很快又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没走多久后,路人对他们的表情更加奇怪,甚至有人带着嘲笑惊讶的眼神看着他们。

父亲被看懵了,于是又问了一位路人,这位路人说:“你们父子二人真是残忍,两个人骑着这么小的一头驴,这驴得多累啊!你们就不怕把它压垮吗?真残忍!”

父子二人这下有点迷糊,怎么办呢?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究竟如何是好?后来父亲一拍脑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找来绳子和一根长木头。父亲用绳子把驴的四条腿捆住,然后父子二人用棍子抬着驴前进。

可是,路人的嘲笑更厉害了,有人看到父子二人的样子后干脆哈哈大笑,他们觉得实在太好笑、太滑稽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傻的人。好好的驴子,不让它自己走,非要抬着,这驴子也太尊贵了。

如此一番折腾,父子二人终究还是没有逃过路人的指责……

故事讲完了,这里面的父子二人,不希望被任何人指责,于是总想找到一个完美的办法,这样就会谁也不得罪。然而,一个人一旦入世,就必定会有他的角度,只要有角度,就必然会有人不满意,这是无可避免的。

在世间做事,如果幻想所有人都赞同你,那么基本上就会像故事里的父子一样,来回折腾,但最终还是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办法。

当年曾国藩在接到朝廷的旨意,去天津处理“天津教案”一事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一边是洋人,一边是朝廷,一边又是老百姓,谁也不能得罪,当时的形势很微妙,稍微处理不好,就会招来一片骂声。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其实是可以找借口推辞的。

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天下之事必须有人躬身入局,如果大家都在局外呐喊而不入局,那么僵局很难化解。本着这样的入世之道,曾国藩还是咬着牙来到天津主持教案一事。

在世间做事,如果自己觉得问心无愧,那就大胆地去做。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最终只会一事无成。任何一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不可能看法都一样,所以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一味地追求完美,最后只能是不完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