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你是1个十分爱讲理的人吗

古人的智慧向来是为人所崇拜的,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有多重解释,个人比较赞同的是: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在小时候我们总单纯的以为有理走遍天下,当真正走入了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道理来说清楚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是一个无论怎样都要讲求一个是非对错的人吗?可知智者用事实证明自己有理,愚者用嘴巴证明自己有理。

讲理不是呈口舌之快

我们和爱人和朋友沟通,常常会有摩擦,口舌之争难免,“唇枪舌剑”这个词造的就十分具体而形象,若争吵仅仅是为了压过对方,让对方哑口无言,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

首先是在家庭里面,家庭并不是一个需要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讲爱的地方。如果一直执着于在家庭里面和家人爱人讲道理,我们这个家庭就会渐渐缺少温馨的感觉,仿佛让人身处法庭一般。

如果夫妻双方只跟对方讲道理,说明他们已经不够爱了,在家庭里面不应该总去盘算对不对,错不错。情侣之间,尤其是女孩子,女孩子是一种逻辑性较差的生物,如果你和男孩子不断地讲道理,讲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没道理,只是你可以换一种策略,不出意外的话,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你可以去盘算怎样才合理,怎样才能让对方更舒服,怎样才能让彼此更和谐,但你不可以一味地讲道理,在家庭中更需要的是包容和关怀。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今天所说的这个“理”偏向于“较真”这个词。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总有一天会变成牛角包,无论是深交的还是浅交的人,我们都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所谓的“理”跟对方吵得脸红脖子粗。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渴求对方的认同和理解,但是凡事都有个度。总有那么一些人,明明对事情不是很了解,却偏偏装出自己很懂的样子,不懂装懂。讲“理”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副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副。关于难得糊涂,郑板桥一言最为合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对于讲“理”并非较真,该糊涂时且糊涂。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有人会发出疑问:难道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不要去“讲理”?

当然不是。

不讲“理”,讲什么?你可以试着去讲故事。讲故事可以让那冰冷的真相变得浪漫而柔和,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现在的我们逐渐讲求高情商,而会讲故事的人往往比硬讲道理的人情商要高出不少。如果你想要说服一个人去接受你的观点,也许讲故事会更加有效。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为大众所熟悉,如果你只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么一大长串的文字,都不及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带给人的思考很多,让人知晓的道理更多。人们从来不轻易的去接受真相,但如果给你所诉说的观点包上故事的外衣,或许就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类似《伊索寓言》这类图书,往往是小故事大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我们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

不要干涉别人的选择

不要干涉别人的选择,但可以提供建议有时候朋友会向你来咨询建议,既然是建议,我们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就好,不要用自己所谓的“理”压制对方。

真的没必要抨击或否定对方的观点,记得不要干涉任何人的人生选择,哪怕是最亲的人。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正是如此。

写在最后

与其说讲道理,不如说是一种沟通,如果说连和你沟通都不愿意的人,那么,就没有必要再与他纠缠下去,因为这无疑是白费口舌。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不过是不停的“讲道理”,而可悲的是,你讲的道理为人所不屑,没有人去倾听。与人交往,你是个十分爱讲“理”的人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