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读书适得其反,教孩子享受读书,帮助孩

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以前上学的时候,我有个好读书的舍友,他不是经常泡在图书馆,就是购买很多的书籍。他的位置里摆满了各种书,看上去就是一个很厉害的知识分子。但是后来我发现,他读书读得很焦虑,他买回来的书有很多都没看过,不然就是走马观花,有点“阅后即焚”的感觉,看过就算。

我有次试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书,他答:因为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少,越是读书,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所以就想着用更多的知识填充自己,于是就不停地买书。

承认自己在知识面前的渺小是一件好事,追求知识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读书的方式只会让自己感觉越来越焦虑,逐渐偏离读书本来单纯的目的,只是不断加强读书的这个行为,而不去真正地吸收知识,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孩子焦虑的原因

孩子读书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仅就读书本身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点:

1.只追求读书的数量

有的孩子读书是一种盲目的状态,心里比较急切,总想着要把所有的知识掌握在手,希望时间用得少而书读得多,追求量多于追求质,就会有心理焦虑。

越是就抱着这种急躁的情绪去看书,就越看不进去,匆匆忙忙地看过就当读懂。当他读完书回头看,却发现自己对书本的内容没有印象,只是记得一个书名,白费力气。孩子看书的数量远高于他所收获的知识,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加重自己的心理焦虑。

2.读书的目的不正确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收获知识,而有读书焦虑的孩子的读书目的可能是比较与炫耀,害怕自己落后。

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一本书此前无人问津,一旦得了某个大奖,众人争先恐后地购买,让书从滞销转为脱销。

当然有部分的原因是大家的好奇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人是为了在他人面前能够树立一个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形象,把这本书当成划分等级的界限,成为一个炫耀自己的工具。

当孩子的读书目的不正确的时候,他会有一定的危机感,他要不断地维护自己的形象、自己的优越感,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3.盲目读书,不会选择

有的孩子眼前只有茫茫无涯的知识,不清楚自己的读书方向,什么书都乱读一通,在知识的海洋里迷失了自我。

书本也有优劣之分,当孩子过多地沉迷没有多大阅读价值的书里,虽然会得到一时的阅读快感,满足自己低层次的需要,但是对自己的阅读水平、知识扩展没有什么帮助。当他们面对较难的书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逃避,

孩子因为不会选择而错选那些内容劣质的书籍时,他们读得越多,越因为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而感到疑惑,让自己陷入焦虑的状态。

▏成长型心态缓解孩子的焦虑

1.成长型心态的概念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成长型心态,即相信自己可以一直激发自己潜能、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心态。拥有成长型心态的孩子,他们不给自己设限,享受与保持干劲并行。

而有读书焦虑的孩子往往是固定型的心态,肯定自己的能力已经被固定在某一个水平,他们读书只是为了不断证明自己,保持自己的水平。当他们读书读不懂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责的心理,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焦虑,功利心和得失心很重。

2.成长型心态减轻孩子的阅读压力

成长型心态教育孩子享受知识,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智力与价值而被迫读书。

当孩子的读书目的改变时,他的压力就会减轻,把偏离的读书目的逐渐归回正道。当孩子能够做到不在乎别人眼光的时候,他就不会有危机感,从而就不会焦虑,把注意力放在书本的内容里,仔细体会里面所蕴含的价值,做到真正的读书。

3.成长型心态让孩子积极面对阅读中的挫折

朱熹曾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有的孩子在面对一些较难的书籍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转向一些不需要思考的低层次的书籍,就永远也不能提高自己,为自己的阅读水平而焦虑。成长型心态则让孩子积极地面对和解决挫折,像在读一些具有哲理性的书籍时,可以放慢速度去仔细品味,逐步去克服这些难题。

▏根据成长型思维,家长怎么让孩子享受读书?

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读书需要的是一种深入的体会,如果只是表面掠过文字,就会导致理解不深刻,读书也就白读。囫囵吞枣式地读一百本书,都比不上精细地阅读一本书。

家长让孩子认真仔细地读书,不贪图广度而在于深度。

普希金曾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文学理论教程》中提到,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灯于镜》中认为,文学应该有四个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简单来说,就是“作者——文本——读者”的这种循环模式。

世界是作家要进行描写的客观对象,也是作品的基础,而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读者是通过作品与读者对话的人,对于作品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阅读作为一种传播——接受的过程,它所重视不仅仅是文本所传达出来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读者对于文本内容所做出的“反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思考作者在字里行间隐藏的内涵,再把这些内涵转化成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读书才有效果。

另外,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不要一本书读到一半,然后又跑去读另一本,像是捡了芝麻丢西瓜,浪费时间和精力。家长让孩子有序地读书,一本书的阅读时间也不要中断太长,不然就容易忘记,又要重头再看,这样只会逐渐丧失对该书的兴趣。

2.阅读要走出“舒适圈”

很多孩子喜欢选择一些难度低、没有什么内涵的快餐式书籍,这些书可以偶尔阅览,当放松消遣,但是不能作为正经阅读的书籍,否则孩子的阅读水平只会有降无升。

家长可以推荐一些契合孩子知识、有一定难度的书,这个难度要把握好,让孩子逐层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要过于越级,否则会造成孩子阅读上的困难,降低孩子的兴趣。

◇例如:

●孩子2——4岁时,选择色彩艳丽的图书,比如看图识物的小卡片等等;

●孩子4——6岁时,选择带有拼音的、简单的图画书,比如绘本《大卫,不可以》;

●孩子6——8岁时,选择带有简单逻辑思维的故事书,比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等

●8岁以上的孩子,选择不带拼音的、并且类型多样的图书,让孩子自行思考阅读。

3.交流不攀比

家长要教育孩子,读书因为出于自己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而不是因为与他人的比较。这种攀比是无意义的、肤浅的,只会让读书功利化。

读书可以交流,但不是为了比较知识的储存度,而是为了让彼此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有醍醐灌顶之效,对书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拓展自己的思维,更能沉浸在阅读当中。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孩子在读书的过程是否曾经出现过以上的问题?你是如何教育孩子读书的?关于读书你还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爸爸,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温柔虎爸,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