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原是古代希腊流传的几百个讽喻故事,一般认为传说中的诗人伊索是这些寓言的作者。相传伊索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后半叶,本是一个萨摩斯人的家奴,后来获得了自由,并为吕狄亚王克洛伊索斯所信任,被派往得耳福,因“亵渎神明”,攻击权贵,被投岩下而
文里的寓言虽然写着伊索的名字,但是到底哪些作品是他写的,已无从稽考,因为最早的《伊索坡斯故事集》为法勒隆的得墨特里俄斯所编,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那时伊索早已去世,而这个故事集不久也散失了。一世纪初期,有一个获得自由的希腊奴隶拜特路斯以拉丁韵文写寓言五卷,大抵取材于此。同时有拔勒利乌斯以希腊韵文写寓言共一百二十二则,其抄本至年始被发现。四世纪时罗马人亚微亚奴斯又以拉丁韵文写寓言,得四十二首。以上三种韵文现在都还存在。但后人又从韵文改写为散文,并把许多印度和阿拉伯的成分以及基督教的故事也掺杂在里面了。
伊索寓言绝大部分都是动物故事,其中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肯定劳动,反映了社会不平等,反对欺凌弱小。但是作者并不主张对富人和有权势者展开斗争,有时还表现了宿命观念。
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有过非常深广的影响。它曾一再成为许多寓言诗人的创作源泉,并经常被后代作家所引用,而成为意义深远的典故。
在我国,伊索寓言是最早介绍过来的欧洲文学作品之一。据说在明代,就已出现了名为《况义》的译本,清代又有名为《意拾蒙引》的英汉对照本。在我国作家的作品中,伊索寓言中的某些故事也常常被引用来寄托教训,说明道理。
下面一则寓言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周启明译《伊索寓言》
蝉与狐狸
蝉在一株高树上吟唱。狐狸想要吃他,用了这样一个计策。他站在面前,赞美他的美音,劝他下来,说他想要一看是怎样的动物发出这样的声音来。蝉感到了他的诡计,摘了点树叶子拋了下来。狐狸以为是蝉,跑上前去。蝉说道,“喂,伙计,你以为我下来了,那就错了。我自从在狐狸的粪里见到了蝉的翅膀之后,从此对于狐狸就很是警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