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传奇巨子万金油大王胡文虎
祖籍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现下洋镇)中川村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年1月16日-年9月4日),是著名客属领袖,誉满中外的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胡文虎为抗日战争捐赠的财物达千余万元之巨,为全国之最。年2月,胡文虎以华侨代表身份飞往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中共驻重庆办事处机关报《新华日报》以《华侨巨子胡文虎抵渝》为大字标题,对胡氏乐施善举、义助抗战作了长篇报道,轰动神州大地。“胡文虎”,成为海内外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特定名词之一。
1、崛起海外的大富翁
胡文虎这位环球驰名的客家后裔,年1月16日问世在缅甸仰光。其父胡子钦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胡铨的后代。据《胡氏族谱》考证,胡铨当年因奏斩秦桧被贬而闻名于世。其后裔在战乱和饥荒中辗转迁徙,有一部份就定居在客家土楼群立的永定金丰大山。其第31代裔孙胡子钦于19世纪末冒险乘坐“大鸡眼”船,漂洋过海,只身前往仰光,悬壶济世,以中医业为生,创建永安堂国药行,深得旅缅华人的敬仰。嗣后娶潮州籍侨女李金碧为妻,生文龙、文虎、文豹兄弟三人。文龙早逝,文虎、文豹成为胡氏永安堂成功的继承者。
胡子钦年逝世,他临终遗嘱只有六个字:“做人要有志气。”胡文虎牢记心中,以立志变革为己任,在永安堂频临倒闭之际,他对中草药来一场大的改革,研制生产成药,成为闻名于世的“万金油大王”。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胡氏从缅甸外迁。年在新加坡设立永安堂总行。年在总行开设制药总厂,有管理和技术人员30多人,生产工人多人。其生产规模每年可产万金油万打,八卦丹万打,头痛粉万打,清快水60万打;每年营业额达叻币多万元。上世纪30年代中期,永安堂的成药业又有新的发展,除仰光老行和新加坡总行外,还在曼谷、吧城、槟榔屿、棉兰、泗水等地设了分行。国内各大城市,如上海、汕头、厦门、福州、汉口、长沙、天津、广州、海口、惠州、贵阳、桂林、昆明、西安以及香港也设立分行,在较大的村镇还设立特约经销处。在抗日战争中,胡文虎的虎标良药产业达到鼎盛时期,在这期间,各地最缺乏的物质,除了武器弹药,就是药品。当时,虎标良药在这个时期畅销于整个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包括中国东南亚以及印度这三大人口最多的市场。据经济学家估计,“虎标良药可能性的顾客相当于地球全人类的半数以上。”“万金油使胡文虎发财何止万金,而是无量数,”(引自康吉父:《永安堂发家史》香港文艺书室出版)据有关资料综合统计与分析,当时胡氏永安堂最高年产值可达叻币1.2亿元。
胡文虎是很有远见的企业家,他深知媒体的重要,在胡氏的发展史上,与万金油产业兴旺发达相辅相成的,是胡氏星系报业,来头之猛,大有异军突起之势。
胡文虎除了早年在仰光兴办《仰光日报》、《仰光晚报》外,从年创办“星报起,到年创办“星泰晚报”止,共办了16家中、英文报纸,形成了一个星系报新闻体系。
胡文虎制订的办报方针是“为国家服务、为抗日努力”,他主张新闻自由,开明办报,不仅使报纸办得很有特色,很有声誉,而且成为促进抗日,激励华侨爱国热情,传播祖国传统文化的舆论阵地。胡氏亦被誉为“报业大王”。当然,星系报业在宣传虎标良药方面起了特殊的作用,使万金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世人皆知;而万金油的兴旺,又为办报提供了雄厚的资金。
这一时期,胡文虎已赢得“东南亚华侨首富之称”,他拥有万贯家财后,继续扩展虎标永安堂分行,除了办中文报纸,还有英文版报刊,促使他的企业形成跨国网络系统。同时,他还投资经营开设银行、房地产业等,自购飞机载送报纸,这在当时东方世界,都算一件破天荒的创举。日本经济学家游仲勋著的《东南亚华侨经济简论》一书中,高度评论了胡文虎的产业规模,成了东南亚华侨中的“银行、保险、制药、报纸等多种行业企业的财团”(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2、爱国爱乡的慈善家
胡文虎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成了东南亚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同时又是一位宅心仁慈、广济博施、热心公益事业的大慈善家。因此,这位爱国侨领深得人心,且有广泛的坚实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侨胞的拥戴。在扩充自身产业的同时,胡文虎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忠义信条和人生哲理,规定每年所得利润的25%(后来又增至60%),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费用,制订了在全国兴建“千所小学”“医院”的宏伟规划。
胡氏致力于普及教育,除捐15万元资助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学院,厦门中学等四十余所大、中学校外,年又捐万元,计划五年内兴建千所小学,并把专款汇存在上海、昆明、香港等中国银行。到抗战爆发时,全国已建小学所,其中福建70所。胡氏对卫生事业亦十分重视,汇回万元,分存于中央、交通、农业四家银行,医院(大县一座10万元,小县一座5万元)。他大声疾呼“体育之功至为伟大”,捐款2.5万元在福州建体育场、在海南岛建游泳池;资助各类体育运动大会5万元;特拔60万元给星岛足球队,远征世界,载誉而归,为华人扬眉吐气。
长期以来,胡文虎热心于赈灾济难事业,年夏季漳州水灾,年春季汉口火灾,年夏季长江水灾,年春季西藏大旱灾等,他先后捐赠50万元以及大批虎标良药给灾区急用。此外,胡氏于年捐资20多万元,在福州、厦门、泉州、永春各建一所新式监狱,还设立技艺部,使犯人在监狱禁期间能学一技之长,出狱后能自谋职业,不致重入歧途。
散文家周作人
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
周作人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合影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年“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前途悲观失望。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本,出任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堕落成为汉奸文人。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周作人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关进茅厕,于年5月7日粹死,死因不明,仓促火化、销户,骨灰匣亦丢失。
蒙古族男子以2.36米身高成世界健在第一巨人
年1月16日,55岁的蒙古族男子鲍喜顺以2.36米的身高,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世界上健在的最高男人”。此前,“世界上健在的最高男人”纪录属于突尼斯人拉德胡阿尼沙尔比伯,其身高在年4月实测为2.35米。
鲍喜顺据辽宁出版集团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申报中心认证官吴晓红介绍,鲍喜顺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兄弟姐妹5人,身高都正常。鲍喜顺童年时发育正常,但从15岁起突然疯长。那一年,他已长到了1.89米,20岁更达到了2.1米左右。现在鲍喜顺的体重是公斤,双腿长1.5米,手掌大如蒲扇,脚长38厘米,做一身衣服要5米多布。中国医院曾为鲍喜顺做过全面身体检查,发现其心肺功能及脑垂体分泌均属正常。专家认为,他的身高属于自然生长而成。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人为美国的罗伯特沃德洛,在年6月22日逝世前,他站立时身高达到2.7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