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生死疲劳读起来真的很疲劳,一个消

如果莫言不用这六道轮回的叙述方式,写下这五十年的蓝脸人生,我想也许这个奖还是会给莫言,因为本身这段历史,在其他人眼里就是魔幻,六道轮回只是一个简单的佛教常识,在这本书里也只是一种叙述方式,这种方式不足以系统的解释佛学,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你看过伊索寓言,你一定会这么认为。

记得很久之前,中国有些关于黄土地农民题材的一些电影,在世界上获得了一些奖项,很多人为之兴奋,以为我们的电影要打入世界前列了,一位知名老编剧一针见血的指出,以后不会在有了,因为它们的价值仅仅只是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一种好奇,通过这十几年看来,这位老编剧话一点也不假。

当然没有这六道轮回,这个故事在我们国是没有“价值”的,单纯的六道轮回,动物会说话这些,在别国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六道轮回和莫言就成了一个包装和桥梁,让文学奖里有这样一个神秘国度,一个神秘的国度发生一个神秘魔幻故事,我会相信,以后在很长的时间不会再有了,哪怕有比莫言写出更好的魔幻农村题材故事。

驴牛猪狗猴,我也只能当成寓言里会说话的动物,六道轮回,满大街的鸡汤已经解释的足够详细,比莫言更详细,最后阎王的那句话:你眼里还有恨,再回去当两年的猴子!这有点意思,于是我们回看这六道轮回,就是一道道消灭仇恨的轮回过程,从仇恨最强的驴到已经完全看不到仇恨的猴子,恨在轮回中不断的减少,当完全没有了恨,人性也就完全没有了。

这是在告诉我什么?莫言没说,但这就是文学的价值,不是给你答案,而是给你思考的线索,我的题目是消灭人性,但这个人性是动物里具有的人性,它让我想到了从45年开始,到80年结束,我们所有人都被所谓的“正确”要挟着,让我们忘记爱,而唯独记下仇恨,于是在这几十年里,阶级的区分已经变成立场的区分,人与人之间,除了仇恨就是仇恨,似乎已经变成莫言书中猪狗不如的动物,反而动物比人更具有人性。

还有人说莫言成功塑造了蓝脸,他是农耕文明中的一个闪光点,但我没感觉出来,在故事的中途,蓝脸其实已经淡出了莫言的记录,剩下的就是众多人物角色的不断转换,仇恨的推动变成欲望的推动,为什么很多人读着感觉头重脚轻,或者有种疲劳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获奖不代表莫言就是我们最好的作家,他没有带给我们更多的批判,而只是一种记录,批判毕竟需要对未来的先知和勇气,显然我们的文学环境限制了他的勇气,也就只能局限在这个记录里,在靠记录的内容里拾捡出只言片语,我认为下一个中国诺贝尔文学奖,不会产生在一个记录者的作家群体里。

我也就只能说这些了,没有对这本书进行细说,只因也是莫言并没有深入的人物刻画,更多的是取其人与社会两者均衡的内容故事,大家知道那个“特殊年代”我也不能多动笔墨去进行解读,干瘪的人物形象又没有什么可写,因此也就这么多了!

文:饼子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