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事件已经愈演愈烈。刚开始我还以为又是一些家长在小题大做。看了网上发的人教版截图后,我沉默了。这些插图的画风之诡异,人物之丑陋,实乃平生所见之最。这样的形象不是个例,而是全部。
01别有用心的插图
有人说这是“唐氏患儿”的面部特征,也有人说这是日本的“阿黑颜”(也就是高.朝脸)。如果说这些可能是印刷错误,或者是审美不同,那下面这些刻意暴露隐私部位;
或者是光头男生当众袭胸,小男生拉女生裙子,都让人感觉到不适。
教育无小事,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本身就像一张张白纸的小朋友们看到这些插图以后,会作何感想?
02新疆“毒教材”主谋已获死刑
随着“毒教材”愈演愈烈,新疆的教材问题这次也随之暴露。比如语文教科书中竟然一点关于中国国旗、国歌、国徽的内容都没有;
再比如书中有一段虚构的关于7个维吾尔族英雄姑娘的故事。说当时有汉族士兵把她们逼到悬崖边,她们为了保护家园无路可走,被逼得跳下山崖死了。
对小孩子来说,这仿佛真的是一个“英雄”故事。
但编撰这样的故事,除了歪曲历史,制造民族仇恨外,还有什么意义呢?就连教科书上都满是谎言,从头到尾宣扬“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想,在这样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会对祖国抱有什么思想呢?
而这些问题教材,竟然从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直使用了数十年之久……
目前新疆毒教材主犯,沙塔尔·沙吾提,已被判处死刑。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国家已经动手,对这些“毒教材”及幕后黑手,是时候彻底清算了!
对我们来说,有了这么一次“毒教材”事件,能借此机会把这些“毒瘤”铲清,还孩子一个干净的校园,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有时也容易被他人所利用。
03我为“毒教材”洗白
如果看到这个图片出现在孩子的阅读书籍上,作为家长肯定非常气愤。各大营销号也开始宣称作者思想龌龊,下流!
但仔细回忆一下,这个图片是否有些眼熟?它截自一本叫作《珍爱生命》的性教育教材。他的原图是这样的:
这本书其实是北师大的研究团队,花费9年时间做的一套性教育教材,根正苗红。
这个图片本意是教孩子如何避免熟人性侵。但因为“李阿姨你怎么了”这个网络热梗,被喊打喊杀。
多数营销号只放一个断章取义的截图,让看到的人误以为,是教材在传播色情信息。
结果这套教材,也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回收,到今天都没能重见天日。网络记住的只有那个猥琐的李阿姨。
但其实北师大曾在两所学校进行实验教学,数据证明这些性教育课程是很有效果的。
在我们国家,我们对“性教育”羞于启齿,可是性教育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堕胎、性病、性犯罪的概率大大增加。
“女童保护”统计:
年公开报道的被性侵儿童(18岁以下),有人。
施害者最小12岁,最大89岁。
而受害者,最小的只有2岁。
2岁的孩子被性侵,是什么概念?如果我是孩子的妈妈,可能会崩溃。
#10岁男孩书店内侵犯5岁女孩,父母拒不道歉
#陕西一个小学女生被4名男生拽到厕所侵害。
#村民循哭声从土里挖出活婴
#中年男公交搂抱5年级女孩
#16岁女生校舍诞下男婴
很多案件,短短几个字,就能让人毛骨悚然……
这其中的很多案件,都与性教育缺失有极大关系。
之前,有专家做过一个实验,测试孩子会不会在陌生人前脱掉所有衣服。一开始,所有家长都自信满满地表示:“我家孩子肯定不会。”
结果很讽刺。
没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在糖果和新衣服的诱导之下,都不假思索地脱掉了衣服;
而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不管对方怎么哄骗,都执意拒绝了脱衣服的要求。
把这个实验和另一个调查结果放在一起,细思极恐——全国大概有七成的家长,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这意味着,10个面临性侵的孩子,可能有7个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人做过调查,有93%的家长,认为学校和社区对他的孩子有性教育义务。可能够教育孩子性教育的《珍爱生命》已经被家长亲手毙掉,老师们已经无书可教了。
网络的发达让人们能自由表达思想的同时,也让一些认知匮乏的家长以保护孩子为由,吹毛求疵,把很正常的内容揪出来大加批判。
被举报的《伊索寓言》、被批评的《淘气包马小跳》、被认为宣扬暴力的《西游记》、被抵制的动漫周边盲盒……不分黑白喊打喊杀的家长,是在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接受完全低幼化的教育!这个后果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我怀念在我的小时候,没有这些毒教材的误导,没有断章取义的“扫雷妈妈”兴风作浪,那时候我们能静静地看自己喜欢的书,爱上阅读的感觉,写出真情实感的笔记……那时候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着难忘的阅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