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用"失友症"来形容失去朋友的情况时,这一说法或许并不太夸张。
有人断言:“人到中年,周围都是出于利益的人,朋友已经凤毛麟角。”
还有人感慨:“说到朋友圈,其实更像是一份通讯录。”
随着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越是需要朋友的时候,越会感觉到朋友在渐渐远离。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始终需要朋友。问题在于,真正的友情,可遇而不可求。
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辛弃疾的诗人,曾率领着五十多名勇士,冒险袭击了数以万计的金国敌军,成功把叛逆之人带回朝廷,英勇之举可谓崭露头角。
然而,他一心渴望北伐金国,却一次又一次受到议和派的拖累,大半生都在“志未酬”的苦痛中挣扎。
当他感慨“命途多舛”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陈亮的朋友,走进了他的人生,这段友情足以抚慰他的风尘之魂。
01
不论距离多遥远,也能重新联结。
有一种纽带,叫作“穿越时空只为寻你”。这对相恋的情侣或夫妻而言易于理解,因为分隔两地、异地恋虽难,但只为了未来的岁月共度分离。
但对于朋友而言,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太多人承诺“改天再来看望你”,最终却无疾而终。
那些穿越时空来寻找你的人,实属难得的朋友。这种无形的吸引力在呼唤着你们互相相守。
南宋和金国的战乱平息后,辛弃疾失去了继续施展武艺的机会,但他依然憧憬北上,夺回北宋失去的土地。
然而,没有人理会辛弃疾的主张,唯有陈亮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他。
陈亮从浙江启程,跋涉八百多里路,前来江西拜访辛弃疾。当两人相聚时,大雪飘落在荒原上,但屋内却弥漫着温暖。有美酒,有清茶,有欢笑,有坚定不移的友情。
朋友,不在乎距离的遥远,而在于心底是否怀揣着真挚的友情。有情人终成眷属,有心人终会重逢。
02
人性复杂多变,但也能心心相印。
在网上有一句名言:“不要过分相信人的品行,应该信任每个人内心的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或者人之初,性本恶,这个话题常常让人陷入深思。人性是否可靠,令人感到疑虑。
然而,在友情的交往中,我们能够抑制那些不堪的人性,释放出善意的一面。我们可以坦诚相待,不因琐事争执,不因取悦而虚伪。
无条件的信任,可以将朋友心心相印。
陈亮和辛弃疾,没有保留,彼此倾吐衷肠。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这段文字传达了深厚的友情,让人心生敬佩。
在整整一天的交流后,辛弃疾仍然难以入眠,激动不已,梦中见到自己和陈亮一同北伐,共庆南宋的强大。这位曾一度心情低落的诗人,在陈亮的陪伴下,开始改变生活习惯,早起练武,勤奋读书。
培根曾说:“没有什么药物可以通达心灵,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
这个世界是否温暖,不取决于繁华或人多,而在于谁能深入你的心灵,谁能慰藉你的苦楚,谁懂你的欢笑和泪水。
03
无论分隔多久,思念常随之而来。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陈亮与辛弃疾相聚共饮,短短十几天,便是陈亮离开的时候。
在门前,辛弃疾挥手,目送陈亮离去。
然而,突然间,辛弃疾骑马追了出去。
一人一马,走了相当一段路。可大雪堵塞了前路,他只好在附近村庄找个地方住下。
在村里,辛弃疾写下了《贺新郎·把酒长亭说》:“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一天不见如隔三秋。这是情感,也是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当陈亮回到家时,邮差递来了《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读完信后,他热泪盈眶。
古代,通讯设备不发达,但真挚的友情仍能贴心相伴。
而今,手机普及,联系变得更便捷,但联系也变得更为疏远。偶尔发个表情,却等来的常常是"无音信"。
如果有人能及时回复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聊天,那是友情的升华,不要轻易放下。
04
无论起伏跌宕,友情仍在共同前行。
人生坎坷多变,对于势利之人,当你落难时会离去,当你成功时会接近。
真正的友情,在低谷时互相扶持,在高峰时共同欢庆。
陈亮家的仆人遭害,陈亮因此入狱,辛弃疾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来拯救他。
陈亮事业蒸蒸日上,中了状元,准备展示宏图伟业。
然而,不久之后,陈亮却突然病逝。辛弃疾痛失挚友,写下了"人才之难,自古而然"。
多年后,辛弃疾回忆起往事,写下了"长夜笛,莫吹裂"。
《伊索寓言》中有句名言:"应当在朋友困难之际伸出援手,而不是事已无望时说闲话"。
朋友的手,可能力量有限,但为了你的人生,会尽全力。
05
著名作家三毛曾说:"朋友中的珍品,就像一杯好茶,淡而不涩,香气袅袅,缓缓飘来,如清流常在。"
不论从何角度品味,友情都是带着香气的。
多年之后,当你已年老,你会发现那股香气仍在,渗透到生命的深处。
真正的朋友,有需求但不求回报。
真正的朋友,在分别之际心灵相连。
真正的朋友,有争吵但没有长久的矛盾。
真正的朋友,淡而不失,长相厮守,那是注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