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即是侮辱活了83岁的周作人,晚年靠

引言

“帝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这是出自庄子的《庄子·外篇》中的一句话。

其大意是,尧认为,孩子多了会增加内心的忧惧;变得富贵了,身边的烦心事也将会增多;寿命长了,就会多受一些困辱。

难道人们不是认为多子会多福、长命会富贵吗?为何庄子在托古的文章中会认为多子、富贵和长寿都只是生命的累赘?周作人也用“寿则多辱”去形容自己的晚年。

作为大文豪鲁迅的弟弟,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绩,他为什么会说自己是“寿则多辱”?

一、入职汪伪政府

周作人一生中唯一犯下的错误就是在汪伪政府任职,成为人们所说的汉奸。

年,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家庭还算富裕。祖父曾是清朝的官员,后因为犯错而下狱。此后不久,父亲又重病缠身,所以周家因此家道中落。

尽管家里面已经开始变贫穷了,但是家人依然坚持让他和自己的哥哥去上学,凭借着聪明的才智,16岁就考上了江南水师学堂,后又随的哥哥一起留学日本。

在那里的六年中,他开始对国外的一些文学进行翻译,并且认识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同行,这为他后来写作为生打下了基础。

年,回国之后,他既参加社会活动,也在北京大学任教,此中认识了很多的圈内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年后,他的人生也随着国家的命运改变而改变,日本人攻在北京城时,北京大学的师生们选择了向西南地区撤退,而他则留在了北京,主要负责看守大学的校产。

日本人刚占领北京不久,就开始拉拢留下来的社会名流作为其在北京的傀儡,主要让他们负责稳定当地的社会和代理日本人管理北京。

他在起初的时候,也和白石老人一样坚决不接受日本人的招抚,直至一件神秘的枪杀案件发生之后,他才主动地接受汪伪政府的邀请,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一职。之后,还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作为妻子。

年,日本人被打跑后,国民政府就开始对投奔日本的中国人进行秋后算账,当时的北平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将他逮捕。被押送到南京进行审判的过程中,由于有胡适等人的求情,所以才判了10年有期徒刑。

不过解放战争爆发之后,他最终被保释,且回到了北京。

虽然他已经重新获得了自由,但是这一段经历并没有从他的人生简历中被抹去,倒是为后来的不幸遭遇埋下了苦因。

逃过了国民政府的审判,他在新中国的生活又如何?

二、高等的收入

中国成立之后,他曾经当过“汉奸”的这一件事似乎已经被人们忘记了。有人认为,他并没有做出伤害国民的行为,虽然任职于汪伪政府,但他是在保护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属于曲折救国中的一种。

其实,从他在日本人进入北京前期的行为来看,的确是没有出卖国家的意思,且在汪伪政府授权下,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也算是保护北京大学的财物。由此来看,他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奸。

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他在新中国建立后,生活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不仅如此,他的收入还比平常人高。

据他所遗留下来的笔记显示,他的收入主要依靠的是写作。回到北京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就邀请他为特约译者,每个月的生活补贴是元。后来,由于他的生活实在太贫困,所以又将补贴提高到元每月。

除了在北京人民出版社工作以外,他还成为了《亦报》、《旅行家》、《工人日报》、《读书时报》和《羊城晚报》等多家刊期文章的作者。据有关统计,他在这里发表的文章就高达篇,这都会有不菲的收入。

因为香港地区所给的报酬比内地的多,所以他也会偶然地在香港地区发表文章。在文章和小说的翻译方面,从年开始,如《伊索寓言》、《日本狂言选》、《古事记》等均被他翻译出来,且都有不错的报酬。

依照当时的物价来算,这个收入是非常高的。据官方的记录,主席当时最高的工资也仅是每月元,比他多出多块钱而已。在特殊时期,主席的工资降到了元,与他的差距更小。

既然有这么丰厚的收入,他为何还对外声称“寿则多辱”?年之后,大部分人的有序生活都被改变了,他也是其中之一。

三、以臭豆腐和玉米糊维持生命

这些钱并没有被他存到某处去,而是大多用于身体的治疗和家庭的开支。当时,他的夫人和弟媳的身体都极其不好,每天都需要吃药,医院去治疗几天,两人总的费用一般都在几百元左右。

在家庭开支方面,除了维持本家的生活之外,他每月还要给自己的长女及其家庭接济平均每月40元的生活费。由此来看,到手的钱还没有被摸热,就全都花销出去了,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什么闲钱。

年以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取消了他的稿费补贴,公共医疗服务福利等也相继被取消,治病救人成了最大的困难。

之后不久,儿子被当成右派分子,工资被低了不少,儿媳妇儿也因此而不能加工资。整家庭加起来,总的月收入才是70元。

年8月,一群红卫兵不由分说地闯进了他们家。他成为了主要的针对对象,不仅被要求下跪求错,他们还不停地用鞭子抽打他。此外,红卫兵清洗了周家的所有有价值的物品。

从此,他正式停笔,不过事情远远没有就此结束。

他被红卫兵拖到户外之后,无论风吹雨打,他们都不允许他迈着82岁的躯体到房间中去躲避。

为了惩罚他,他们将他安排在浴室里居住,秋季很快就到来,又潮又阴的浴室让他一病不起。

为了让他活下去,他们又把他赶到厨房去居住,不过由于那里已经年久失修,秋冬的风依然不能遮挡。后来,由于儿媳妇的帮助,厨房才被勉强地修补,不过也不能遮挡寒冷的风。

此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衣衫面目全非的人。在生活消费方面,红卫兵给他规定每个月只能用10元钱,给周家卖的粮食也只允许是粗粮。

因此,他的一日三餐都只能是臭豆腐和玉米面糊糊。由于长时间的蜗居和营养不良,他的身体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都浮肿起来。

年年初,他最终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折磨,决定给领导人写信,希望获得安乐死。

不过信还没有回下来,他就于当年的5月6日猝然去世。他的引用庄子的那句“寿则多辱”,也随之画上句号。

总结

与哥哥鲁迅不同,周作人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尽管在写作方面也和哥哥一样,得到很多人的肯定。但是在人生和命运方面,真的是南辕北辙。鲁迅去世之后,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推崇。他的文章一直被教科书引用,年进行改版的时候,由于被删去了几篇文章,还引起了一阵子的轰动。尽管如此,他的文章小学生的课本中依然还有六篇,排在众作家之首。由此可以得出,鲁迅是多么地受到众人的爱戴了。

而周作人不同,今晚他的文章已经有了近两千多篇,很多的小说翻译了之后也被出版社出版,但是真正流传下来的文章真的太少。谈到民国的文化人,人们可能会记得鲁迅和胡适,但是人们怎么也记不起周作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寿则多辱”成为了他最后的写照。

参考文献

《周作人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