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叔本华曾说:
“一个人对外在的物质要求越低,他对内在的要求就越高。一个人只要活在物质世界里,就会一生劳碌,心灵空虚。”
学会低配地生活,过简单的物质生活,做丰富的精神思考,如此慢慢地丰盈你的灵魂。
有个学生问他的大学教授:“什么是理想的生活?”
教授的回答,很有意思:
“到了某个年纪你自然就会顿悟,身外之物根本没那么重要。低配人生才是最踏实、最稳定的。”
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唯有让心灵逐渐地充实起来,让灵魂慢慢地丰盈起来,人生才能活出最好的状态。
试着物质低配,你会发觉心灵越来越安静。
安静的心灵,不要受到外界的打扰。
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在教书的时候,忙着备课上课,几乎腾不出时间来写作。
年,他毅然决然离开喧闹的台北都市生活,来到了一个叫池上的农村,住上了一个废弃的宿舍里,
就这样,蒋勋带着几本书,在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宿舍里,过着一种田园生活。
后来,当蒋勋发现自己的物质生活越简单,内心就越充实丰盈时,写作的灵感蹭蹭涨,出版了一本散文集《池上日记》。
田园之上,山水之间,蒋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一种低配生活,享受着一种高规格的心灵体验。
《伊索寓言》里说: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东西也失掉了。”
人到一定年纪,一定要试着过上一种物质低配,内心从容,心灵安静,精神高配的生活。
当你有意地避开贪婪,远离喧嚣,拒绝诱惑的时候,内心里的负累才会一点点被清理出去,为储存安静的幸福空间,享受惬意自得的生活。
享受低配生活,丰盈自己的灵魂。
一个人的灵魂若是被僵化的思维禁锢了,那么不管在物质上拥有多少东西,都难以给你带来真正持久的幸福和快乐。
也就是说,灵魂丰盈与否,从来不是由当下的物质生活来决定的。
唯有推倒思维的墙,推倒心理的那一面墙,打开自己的灵魂,释放自己的天性,活跃心性。
然后,在不被物质生活所干扰、所影响的同时,还能找到心灵的出口,找到灵魂的出路。
哪怕一开始是孤独的,甚至是痛苦的,可慢慢地,就能看到一丝丝微光,看到一处处亮光。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
孤独的道路上,一开始都是很苦很累的,但你脚下所走过的每一步路,早晚都算数。
那些孤独而充实的岁月,终将会将你带去更远的地方。
杨绛先生曾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得失成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过上一种低配的生活,让心灵之花开满生活变地,让灵魂之树栽满人间。
让自己,在兵荒马乱的人间场里从容随性,在满目疮痍的生活里活得洒脱、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