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开场白是什么?还真不好说。大部分抄本和后来的排印本里,回目下第一句都是“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但甲戌本,这句话并非正文,只是“凡例”的一部分。这话之前,还有别的句子,第一句“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严格说,“凡例”算不上正文,自然也算不上开场白。它们只是红楼的外围文字,包装故事的第一层壳:我要写“当日所有之女子”了!回目之下第一句则是:“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然后就blabla开始讲女娲炼石补天、石头下凡历劫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红楼又一层外壳。脂批称为“楔子”,也非正文。楔子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结构,是引子,说整个故事原本是刻在石头上的。石头上写的什么呢?“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当日地陷东南”,貌似这个才是《石头记》货真价实的开场白了。是不是高古雄浑,高端大气,一点也不输给上面所举国外名著之种种。其实按照脂批的观点,从全书人物情节和结构考虑,第一回的甄士隐、贾雨村故事,也不算“正文”,而是“闲文”。第二回也如此,回前总批说:“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兴一人,即所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结尾又说:“不得谓此处收得索然,盖原非正文也。”第三回收拾完贾雨村文字,写到“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脂批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主人公登场,大戏才算真正开幕。但第三、四、五回,林妹妹进贾府,宝姐姐进贾府,宝哥哥梦游太虚境,仍都只是各自独立的小故事,时间逻辑互不干涉,主要功能是把散落各地的主人公集结一处,把众人未来命运稍作透露。行文叙事,仍然是铺垫,预热。
直到第五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情形才为之一变。巧的是,刘姥姥登场之前,作者居然也有一大段类似开场白的话:“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寻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脂批说,这里是“另起本回正文”,仔细看去,岂止本回正文,自从刘姥姥来,此后情节牵三挂四、连绵不绝,日复一日、环环相扣,一气直贯第三十六回“情悟梨香院”,中间几乎没有断过。下一回“偶结海棠社”,文气上差不多已是另起炉灶了。所以,如果说这一段文字,是全书前半部的开场白,应不为过。
《红楼》结构繁复、雕绘满眼。仅一个开篇,就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不肯苟简。这正是作者十年辛苦、愈出愈奇的大成就。这样的开头,就好比伊索寓言里的大山分娩:一座山里发出了隆隆巨响,人群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观看大山会生出什么后代。大家企盼了许久,并且作了许多聪明的推测。——当然,如果说如此隆重盛大的开场白,最后跳出来的,仍是一只小耗子,也未尝不可。这只极小极弱的小耗子,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盐课林老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