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豆瓣上有一个帖子火了。
一名上海的家长,投诉某出版社的童话书籍《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是螃蟹将自己拥有坏心肠的蛇朋友掐死。
这名家长看后,发觉这则故事有“暴力和血腥”的嫌疑,会给读了童话的小朋友带来不好的影响,并要求出版社将所有已经出版的书籍全部追回,删掉该故事再次出版。
出版社表示已经出版的书籍无法召回,随后又等到了家长的第二次投诉。
事件真实性暂代考证,但可以确认的是,我们曾经或者正在读的童话故事,其实并不“童话”,反而到处充满了血腥与悲哀。
那些童话里的悲惨情节也并非来自臆想,而是真实故事和作家的亲身经历。
《安徒生童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小女孩,除夕夜被赶出家门卖火柴,在凛冽的寒风中她孤苦无依,只能靠点燃火柴取暖,最后悲哀地冻死于街头。
这个故事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女孩的原型,是安徒生的妈妈。
年的欧登塞,到处充斥着野蛮与暴力。
孤儿、私生子、弃婴,随处可见。
安徒生的家庭一直笼罩在贫困的阴影底下,父亲老安徒生的收入非常底微,母亲是一个洗衣妇,姐姐卡伦是一名妓女。
11岁那年,安徒生的父亲病逝。
从那以后,母亲由于过大的心理压力经常酗酒,喝多了,就打骂、呵斥孩子。
母亲十分难过的时候,常说起自己的童年:
她经常在天寒地冻时被外祖母推出门外,没有挣到银币就不能回家,并且经常遭到殴打。
不知多少次,母亲忍着十月的寒风,拖着冻僵的脚到大街上去卖杂货。
这段故事,后来成了安徒生灵感的来源。
长大一点后,他到当地一个纺织厂打工。
喜欢一个人呆着安静看书的安徒生,一直被当作异类来对待。
他们骂他是娘娘腔,并聚在一起撕扯他的衣服。
那个被剥得赤裸裸的午后,是安徒生一辈子的噩梦。
14岁那年,不堪忍受的安徒生揣着12个银币前往哥本哈根,从此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从那时起,他很少与母亲通信,也刻意避开跟姐姐相关的话题。
在自我认知里,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孤儿。
他用母亲的原型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又用姐姐的原型创作《树神》,想来都是在表达自己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他写道:“给我人的生活和幸福吧,哪怕只给我一点时间,只给我一夜功夫,然后再狠狠地惩罚我好了。”
离开欧登塞后,安徒生成为了丹麦皇家剧院主管乔纳斯科林的养子,并被送入了文法学院深造。
没有他,或许安徒生一辈子都会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可这样“富人收养穷孩子”的故事,不会是全然美好的。
被送入文法学院时,安徒生已经17岁,身边的同学们都是些12、3岁的贵族小孩,他们看不起安徒生,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当时文法学院的院长,也不喜欢安徒生。
安徒生喜欢写诗,他就严禁写诗。
每次发现安徒生偷偷写,他就会把他狠狠斥责一顿,然后再将写着诗歌的纸片撕个粉碎,偶尔还会拳脚伺候。
安徒生形容:“这是我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时期。”
5年过去后,他才顺利毕业。
23岁那年,安徒生考入哥本哈根大学。一年后,他写了一个剧本,名字叫《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剧本被皇家剧院选中。
从此,他拉开了自己的成名史。
崭露头角后,他开始创作童话,别出心裁地以孩子的口吻来看待世界。
这些作品让安徒生迅速地享誉欧洲,变成无人不知的“童话大王”。
他无疑是有天分的,可他的内心却依然空寂,渴望友情与温暖。
当时,养父乔纳斯科林家里头有一位和安徒生年纪相仿的少爷,名叫爱德华,安徒生非常希望得到他的友谊。
他一次次地给爱德华写信,爱德华也认真地回信。
信里头,两人寒暄、问候、诉说近况,然后郑重落款。
流程规范,每次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安徒生心里头很不舒坦,因为他感觉到,爱德华一直刻意与他保持着“社交距离”。
他渴望的不是这样正式的、客客气气的通信,他希望自己和爱德华能够成为真正的兄弟。
他在给爱德华的信中写:
“我不止一次地想向你吐露我痛苦的真正原因,但又担心你无法理解,我亲爱的爱德华,请不要再那么正式地称呼我了。”
听闻爱德华即将结婚,安徒生早早地写信给对方,婚礼一定得通知自己,他要到场祝福。
但爱德华却特意推迟了通知安徒生的时间,婚礼在意大利举行,安徒生根本无法赶过去。
他一直无法承认的事实是,即使他名满欧洲、享誉世界,出身于底层的事实,永远无法改变。
在那个时代,欧洲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分化明显,并非同一个阶层的人之间,根本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友情”。
爱德华婚礼后不久,安徒生创作了著名的《美人鱼》。
故事里,美人鱼渴望得到王子的爱情,得到成为人的机会,可最终还是化作了海上漂浮的泡沫。
这未尝不是他的一种自怜。
令人感慨的是,安徒生死后还将自己所有遗产都留给爱德华,然而爱德华也没有接受。
爱德华不接纳他,和安徒生一样享誉世界的狄更斯也不接纳他。
年,安徒生前往英国去拜访他仰慕已久的狄更斯,并在狄更斯家里居住了5周。
他曾像一个忠实的迷弟,盛赞写出《雾都孤儿》的狄更斯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
然而,这位大人物却并不待见他。
安徒生离开之后,狄更斯直接在他房间的镜子后面写道:
“安徒生在这里过了5周,这对我的家人来说,就像一个世纪!”
对他的嫌弃,溢于言表。
他跟朋友们疯狂吐槽安徒生。
说他爱哭,爱捡各种莫名其妙的花束,英语讲得一塌糊涂,总之,浑身都是臭毛病。
后来,连英国首相都知道安徒生是个“糟糕的客人”。
知道这件事后,安徒生给狄更斯去了一封信,在信里,他形容“有人从云端跌到了地上”。
狄更斯没有回信,两人的友谊就此中断。
在此后的很多年岁月,狄更斯都是安徒生心中一根倒刺。
晚年时,安徒生还曾和一位芭蕾舞演员有过深厚的友情,他们一起出现在聚会、沙龙各种公开场合。
但后来,碍于安徒生的名气,这位舞蹈演员切断了与他的友谊。
安徒生平静地接受了:
“因为早前,我曾有过类似的失望。”
年,一个女人来到了安徒生的生命里,她长得漂亮,还有一把好听的嗓音。
她的名字叫珍妮林德,是一位来自瑞典的女高音歌唱家。
安徒生第一次正式拜访她,是带着使命的,朋友希望他能够劝说名满瑞典的林德,到丹麦皇家剧院做一场表演。
在那年秋天,安徒生在根本哈根拜访了她,这也成了他坠入爱河的开始:
“她达到了我们时代的任何第一流艺术家所能到达的高度,但是到目前为止,你还未认识她的全部伟大之所在。向她谈起她的艺术时,你会对她的心胸开朗感到惊奇,你会见到她兴奋的笑容。同她谈起上帝,谈起宗教的神圣时,你会看到那双天真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作为一个艺术家她是伟大的,但她清白的一生更加伟大。”
安徒生每次和林德谈话,都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艺术的震撼”,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对于到丹麦演出,林德一开始是犹犹豫豫的,但安徒生坚定地认为,她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后来果真如此。
林德在丹麦的演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她在舞台上唱出的每一个乐音,都让观众们疯狂。
更让安徒生着迷的是,林德不仅有天籁般的嗓音,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听说有一个团体,在帮助那些受父母虐待的孩子,使他们摆脱父母的控制。
她毅然登台演唱,为这个团体募捐。
这些举动让林德在安徒生眼里宛如女神一般神圣慈悲。
更加打动安徒生的是,林德同样出身于社会底层,林德的母亲把她寄养在一位手风琴手的家里,后来她又被一对老夫妇收养,直至成人。
年纪轻轻便独自离家谋生,一步步奋斗成为一名职业歌唱家。
这些故事,和安徒生何其相似,他瞬间就觉得,林德就像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他灵感爆棚,童话名篇《夜莺》横空出世。
他写道:
“夜莺的歌唱得太动人了,皇帝的眼里流出了泪水,他降旨说,把他的金软鞋赐给夜莺,但夜莺谢绝了,
它说,皇帝眼里有泪水,这是我最珍贵的奖赏!它又用它甜蜜、美妙的声音唱起来。”
他笔下的夜莺,纯粹善良且有着一副绝世好声音,俨然是林德的化身。
故事一经发表,立刻轰动欧洲,从此,林德“瑞典夜莺”的名号开始流传开来。
他对林德的爱,愈演愈烈,终于到了无法压抑的程度。
某一次,林德登上火车去往一家歌剧院,安徒生总算鼓起勇气将一封求婚书递给了她。
这次求婚的结果,林德写在了给安徒生的回信里:
“别了......上帝保佑我的兄弟,这是他挚爱的姐妹的诚挚祝福。”
然后,林德离开了哥本哈根,在她的心里,安徒生是“兄弟姐妹”,而不是“亲密爱人”。
年,林德嫁给了一位德国钢琴家。
安徒生一辈子唯一的一段爱恋,终以遗憾收场。
安徒生的人生并没有童话般美好的故事,童话只是他灵魂的宣泄口。
他用一个个美丽浪漫的故事,锻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以此来稀释现实带给他的痛苦。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他都没有得到过他人发自内心的爱与认可,一生求而不得。
光良在《童话》里唱:“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它的骗人之处,在于戛然而止。
它不会告诉你,王子迎娶了公主之后,会不会在之后漫长的人生中逐渐相看两厌,会不会落入“出轨、反目”的狗血结局?
穷小子拥有了财富,会不会毅然决然抛弃过去的爱人,成为一个风流浪子,会不会从此游手好闲,一辈子浑浑噩噩度过?
一切都结束在刚刚好的时候,予人一种“诗与远方”的幻想。
▽
世界上的童话,都只是被粉饰过的痛苦。
真实世界中,王子与公主的联姻,多半掺杂着权势与地位的复杂衡量。
贫穷的“灰姑娘”大概率根本不会遇到上流社会的“王子”,只能拼尽全力自己拯救自己。
可认清了事实后,也不必过分哀戚,我们还是要相信童话中美好的那部分。
傅首尔说:
“因为相信童话世界的那些美好,当你难过时,你知道天上云为你落泪;当你沮丧时,你知道还有路边的花为你加油。
成年人的幸福,往往就在于他保留了的多少童真和梦幻的部分。”
减少幻想,心存期待,脚踏实地,好运不会每次都找上你,但也不会每次都避开你。
童话故事《丑小鸭》中有一句话:
“在我还是一只丑小鸭时,我连做梦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白天鹅。”
作者
谢必安,一条不断奔跑的狗,没了。
主播
杨枪枪,电视台主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