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
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
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一、效应简介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还不够高,又跳起来,再跳起来……
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跳不够那葡萄的高度。
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
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二、类似效应
“甜柠檬效应”,在挫折心理学中,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自己实现的目标价值。
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称之为甜柠檬效应。
这一术语来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
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
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有人也称甜柠檬心理或甜柠檬作用。
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达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恼与痛苦。
三、影响:
1、积极影响:
值得肯定的是,酸葡萄效应具有明显的积极教育引导意义。
作为一种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形式,当学生尤其是好胜心过强的学生受到挫折后,适当地应用,能减轻其心理压力。
当学生过分沉浸在由于困难或目标未竞而导致的心理不安、紧张乃至消沉的负面情绪中,教师可运用“酸葡萄效应”。
帮助他们摆脱由过度的焦虑带来的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及时调整心态、确立下一阶段的前进目标并为之努力。
2、消极影响:
作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看到,在很多情况下,“酸葡萄”效应的消极意义也是显然的。
它容易导致学生为自身所受挫折找寻借口,即明知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却不能正面、理性地面对,这在最终结果上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还会导致个体自我萎缩,形成不良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总结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酸葡萄效应,既要看到它的有利之处,也要看到它的不利之处。
当人们认为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已经是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妨采用这种应付方式,以免走向极端。
但在起到暂缓心理压力,使心理得以平衡的作用以后,我们就不能停留在此,而应迅速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
-END-有烦恼,想倾诉。找希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