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克斯书评》认为这本书帮助人类:“轻松阅读数百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
时间飞快转移到万年前,有一位漂亮的雌性南方古猿,她刚刚升级为了母亲。
这位人类的远古祖先才刚学会站立,身高只有厘米,体重59斤左右。但她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发明家。
古猿的婴儿,与现代人类的婴儿差不多,不会马上走路,也不会抱住妈妈的身体,而是只会哭闹,不能自理地“小麻烦”。
一个婴儿要是跟不上队伍,他耗费掉的每一天,都会带来生命威胁。
这位古狂猿妈妈为了方便带上孩子随时照顾,用一根藤蔓,把孩子和自己绕在一起,然后打个结,人类史上第一个婴儿背带产生了。
这不是穿越类的故事,而是运用考古学的发现,再加上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一些不可思议的创新者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是谁发明了发明?》的作者科迪·卡西迪,在本书中试图探究第一个吃牡蛎的人,第一个做手术的人,第一个讲笑话的人……以此揭示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可能被忽略的具体个人,也就是人类的英雄,并还原人类漫长发展历史中的高光时刻。
1吃货自古有,关键在胆量16.4万年前,一群智人在一个洞穴里扎营生活。因为16.4万年后的考古学家们在洞穴里发现了远古篝火的炭渣、石器、红色颜料,还有一些被剥下的牡蛎壳。
这一最古老的证据说明,有人在水坑里拾到一块岩石一样的物体,并把它在弄,壮着胆子吃了里面灰白色、黏糊糊的牡蛎。
而这位勇敢地尝试的人,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人。
根据现代人类学家的研究,每一个狩猎采集部落中,在获取食物的行为上,女性通常会采集更容易获得的食物,而男性通常会追逐奔跑、飞行或游走的食物。
但吃牡蛎的行为,并不代表着莽撞。包括现代狒狒在内的一些动物,也吃牡蛎。远古的智人会观察其他动物,肯定了牡蛎的可食性后,才会放心食物。
有经验的采集者,会相当谨慎,不仅是在如何食用食物上,还有采集的过程。牡蛎来自大海,只有在潮水退至最低点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根据洞穴中牡蛎壳的数量,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智人已经知道该何时出海。
胡适说:“发明不是为发财,是为人类。”
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的祖先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探索。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一个又一个大胆的尝试中被实现,并造福人类。
2天才的养成,靠刷题可不行18世纪时,有人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印加人头骨。在它的耳朵上方被切开了一个洞,洞口很大,呈长方形,切口整齐,像是有人故意雕刻了一扇窗户,用来窥视大脑。
科学家认为,这样做的人,是在救人。这位古代外科医生给头骨的主人做了手术,根据伤口边缘的骨骼生长情况判断,做完手术后,头骨的主人还活了很久。
而在18世纪,当时接受现代颅骨穿孔手术的病人,存活率仅三分之一,而这个远古时期的印加人,竟然可以活下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手术在远古时期还很常见,至少在考古学家手上有不少。
有证据表明,外科手术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医生们使用的工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所用的材料都是石头、木头和其他有机材料。
而要让一个人完全信任另一个人在自己头上钻洞,那个人必须是专业上的权威。多年前,人类的粮食有了盈余,一些社会成员有时间专攻不同的领域,人们从事的行业也就越来越细化。
尼采说:“独创性并不是首次观察某种新事物,而是把旧的、很早就是已知的,或者是人人都视而不见的事物当新事物观察,这才证明是有真正的独创头脑。”
这世上没有全能的英雄,但有专业的权威。当我们为孩子不能门门功课都优秀而焦虑的时候,何不想想,哪一项是他的强项,可以成为那一领域的权威。
只有当我们的专属能力被发掘出来后,才能有方向,有目标地前行,并且感到快乐。
3人类的幽默感与生俱来,只是你有没有发现早在多年前,人类已经开始讲笑话和幽默的谚语。
古代版本的《伊索寓言》,最初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句子,后来才演变成复杂的道德故事。
比如这句:“看到狮子来到羊圈,狗套上了它最结实的皮绳。”我们现在看起来,这一点也不好笑。但是,一个有趣的笑话,其保质期有时只有几天,所以,我们觉得年前的一行话不好笑,也是正常的。
但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在于它能不能逗人笑,而是在于作者当时收到了读者的笑声。
从这些早期的谚语开始,写作逐渐成为一种交流方式,它可以传播故事,散播信息,所有口语能够表达的东西、所有一切大脑能够想象的东西,都可以写出来。
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如今,我们有机缘与好书相识,乐意与书为伴,不管开心还是伤感,人生有此良友,必无憾。
《是谁发明了发明?》带着强烈的幽默感和对远古祖先的无限热情,以个体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瞥,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