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景和孩子沟通难沟通ABCD模型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disease/a_6108180.html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是很多父母辅导孩子作业,然后情绪爆发和孩子各种吼的。“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还能做错,你想什么呢?”“我让你好好看题,你看了没有啊?”,孩子对这样的沟通方式要么是沉默要么就是反抗。其实这样类似的话语不管是我们自己小时候或者为人父母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听过或者说过。孩子慢慢长大后,父母总是觉得和孩子沟通越来越难,孩子要么慢慢地会拒绝沟通,要么就是说着说着就产生了争执,而父母可能就会在沟通过程中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沟通中误解是很容易产生的,如果误解无法及时解除,那么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很难实现的。

要彻底弄清沟通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就要知道沟通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的全景》中作者用ABCD模型拆解了沟通的全过程,指出了沟通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对照模型找到了和孩子沟通的障碍后,才能对症下药让亲子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什么是沟通ABCD模型?

生活中沟通有很多种方式,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最常见的还是语言沟通,语言是沟通的媒介,它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对沟通过程本质的拆解,作者归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沟通ABCD模型。甲和乙沟通时,甲在大脑里想的是充满画面感的A,但是说出口后就是简化后只有三言两语的B,乙接收到的信息是偏离的重点的C,但是乙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在头脑中对其进行加工,重构出画面D。

书中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来解释这个模型,那就是特内里费空难,造成了共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而酿成悲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沟通不当。它很全面地展示了沟通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塔台人员脑子里想的是C3出口(A),但说出口时变成了“左边第三个出口(B)”,泛美机组人员接收到的信息是从自己角度看过去的“左边第三个出口”(C),并在大脑中加工成了C4出口(D)。

沟通中障碍是怎么产生的?

1.语言的局限性

为什么我心里想的是A,但表达出来的是B呢?其中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人的表达能力弱,而是在于语言的局限性,语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很精准地表达出我们内心想表达的想法。

举例来说,我看菜谱学做菜的时候,喜欢看那种能具体标明重量的,各种调料多少克也写明的那种。而对于那种只写了少量、少许之类的菜谱,我就从来不会学,实在是没法这么抽象的说法。

当我们产生一个想法,然后用语言表现出来的时候,是经过抽象概括的,所以说出来的可能只有短短几个字或者几句话,因此这几句话往往不能做到全面和精准。

关于语言的局限性,中国古代就很早认识到了,《易传》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这个意思。而苏格拉底则更是极端,一辈子没有留下一个字的作品,因为他认为写作是一场骗局,写作是不可信的,只是娱乐,并且会让人失去本身记忆的能力,变得依靠外在语言文字符号而不是自身的通透去理解知识。

语言的局限性导致了表达会产生简化,这是沟通不畅的原因之一。

2.熟悉偏好

从B是变成C是因为人的认知习惯不同,可以用心理学上的“熟悉偏好”来解释。

“熟悉偏好”是指人们会单纯地因为自己熟悉的某个事物产生好感。

这个现象在沟通时就表现为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忽视我们不熟悉的信息,而更容易接受我们熟悉的信息,并且会对熟悉的信息产生更深的印象。

对于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解读出的意思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孩子和你聊天的时候说到吃鸡,有的家长会很快明白这是指玩游戏,但是对于那么不了解游戏的家长来说就很难理解孩子的真正意思。

熟悉偏好导致的沟通障碍,就是信息偏移的表现,也是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

3.假设信息填补

C被加工成D的原因就是假设信息填补,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经验和价值观进行加工,脑补出很多信息,这就是假设信息填补。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故事,曹操逃亡至洛阳,来到吕伯奢家里避难,此人是曹操父亲的好友。见到故人之子吕伯奢很高兴,特意出门买酒,曹操坐下不久就听见后堂有磨刀的声音,特别多疑的他就以为吕伯奢的家人要杀他,于是先动手将他们杀害了。后来才发现,磨刀只是为了杀猪款待他,正是因为曹操自己的多疑和心狠手辣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沟通中信息接受者接收了信息后,会有个理解的过程,这是一种模式匹配的过程,将感官所获取的信息与大脑内部的心理模式进行连接。理解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我们自身的心理模式会将有限的信息填补完整。

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说过:从根本上来说,大脑是一种寻找模式的机器。

同样的一句话“妈妈,我今天不想吃饭”,妈妈听了或许会想是今天的饭菜不好吃,还是孩子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回来连饭也不吃了呢?然而真实的原因或许是孩子回来前已经和小伙伴吃了各种零食,不吃饭只是饱了而已。

假设信息填补就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产生障碍的原因。

沟通ABCD模型

三个方法,避免沟通障碍的产生

通过沟通ABCD模型,我们了解了沟通中误解是怎么产生的,那就要尽量避免误解的产生,让沟通没有障碍。当孩子和父母能够有良好的沟通,就很容易达成共识,这也是沟通的目的,避免沟通障碍,我总结出了三个方法:

1.尽量做到多说几句,丰富孩子词汇量

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尽管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亲密,但是不代表父母说出来的话孩子能够完全明白,这时候需要我们尽量多说几句,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语言的使用上,要集中明确,从不同的角度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对孩子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孩子丰富词汇量,让孩子在表达的时候能够清晰明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一个词的背后代表着大量的感觉和认知,就像字典里每个词后面会有一大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父母经常用解释、描述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孩子就能听到更多的词汇。

女儿前两天看绘本,书里有句话是“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妈妈会温柔地抱着你”,晚上她睡不着觉,翻来覆去自己哭了,我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时,她就说“妈妈,我有点悲伤”。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我还是明白了她的感受,搂着她听了一会音乐后慢慢地睡着了。

对孩子来说每增加一个词汇量就意味着孩子的感知方式更精确,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也更加细致。让孩子听到并储存更多的词汇,就是让世界以一种丰富多彩的样子呈现在孩子的脑海里。

《父母的语言》中也提过,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每天听到的词汇量也是远远多于学习能力弱的孩子的,所以在丰富孩子词汇量,沟通中多说几句,不仅可以减少沟通的障碍,也能丰富孩子的感知。沉默的父母,难以爆发孩子响亮的人生。

2.用同理心意识倾听

对于熟悉偏好而言,多听对方的话是个能迅速见效的方法,但是很多父母真的很难做到倾听孩子的表达。

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说:为了好好倾听,我们必须把记忆、评判及渴望搁置一边。

对于父母而言,真正的倾听是抛开预设,开放的,是带有同理心的倾听。我们需要接纳孩子说的内容以及方式,对孩子的感情抱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同理更像是紧握着孩子的两只手,手还是单独的两只手,但是它们互相接触,有彼此碰触的温暖。

之前看见过一个女孩和爷爷出来溜达,期间爷爷让背诗小女孩没背完,旁边的男孩接着背完了。女孩很委屈地说“我后面的忘了”,爷爷就说“你就是这几天玩疯了才忘了的”。话说完小女孩就憋不住眼泪了。我能理解她哭也许是因为她本想得到家人的安慰和肯定的,但是没有被倾听,只得到了指责。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专注地倾听,让孩子能够尽量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也要努力地不打断、不插话,鼓励孩子的表达。用同理心意识倾听,就能很好地避开熟悉偏好导致的信息获取不全。

3.变通思维,学会从对方视角看问题

视角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透视”。视角如同用来观察用的镜头,我们是透过心理镜头,也就是自己的视角去理解所接收的信息,而视角本身很难被察觉到。转换视角就是一种思维的变通,只有我们能够从孩子的视角思考时,才能更有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

比如说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孩子说“怎么这么快就上学了啊,我还想再假期再长点”,而妈妈听完就回孩子“你就想着玩,玩的时候最积极,学习了就推三阻四”。然而孩子这句话的原意可能只是因为孩子的天性爱玩,并没有逃避学习的想法,妈妈如果能转换下视角,也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伊索寓言》里的小马过河就是说的这样一个关于转换视角的道理,小马过河的时候,松鼠告诉小马这条河太深了过不去,要是下去就会被淹死。一头公牛告诉小马,这条河很浅,一下子就走过去了。小马听了他们的话不知道该过还是不该过,它回来问它的妈妈,它的妈妈说,同样一句话要看谁说的,松鼠个头小,当然觉得河水很深,而公牛个子高又会游泳,自然会觉得过河很简单。

转换视角很难,但是很重要,每个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在意识到自己思维的主观性后,转换成孩子的视角,能让我们抛开对孩子的偏见,不让假设信息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沟通才能更有效。

结语

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大到孩子的择校升学等,《人的全景》通过拆解沟通过程的本质,找到了沟通产生障碍的原因。针对这些,我总结了三个方法,尽量帮助父母解决和孩子沟通的不畅:

1.尽量做到多说几句,丰富孩子词汇量

2.用同理心意识倾听

3.变通思维,学会从对方视角看问题

沟通大师马克·郭士顿曾说:想要获得好的沟通,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沟通的人。

希望通过这三个方法,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能更加有效,良好的沟通能让双方达成共识,共同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疑惑,进而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也能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