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拉多(Pilate)曾以嘲弄的口吻问耶稣:“真理是什么呢?”问完之后,还没等耶稣回答,他就转身走开了。这个世上确实有些人像他这样反复无常,不相信任何固定的观点或信仰,觉得这样做就是给自己上了枷锁,会影响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培根·《论真理》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敢请东风暂留
我的枕边书一换再换,每一次都怀揣着不同的目的。
最终,潜移默化,我迷失,我沉陷,我荒诞。
还好,源于它,也因它而治愈。
于是,我记录下了这段过往。如下:
1.
在我念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读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其实,那本书压根就没有“十万个为什么”,顶多就几百个为什么而已。不过,我还是很喜欢那本书,因为里面的很多“为什么”都是我想了解的。但是,也有这样一种情况:看完之后不仅没有释然反而脑海里多了更多的“为什么”。
这对于一个想要深入了解更多的人,无疑是难受的。尤其是,就我当时的知识水平,我压根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别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毕竟,那时候,所接受的教育也好,所涉及的问题也罢,前者有标准答案,后者则更多的是常识。而就书中的知识而言,显然是超纲了。
不过,也还好,那时的我忘性大,且好奇心总是很容易被转移。故而,没有那么多的怅然若失。再加上,书中还有很多更加吸引人的知识,这一点将我的注意力很好的放在了下一个,下下个问题的答案上。很快,我便会忘记疑惑的。
近几年,阅读的习惯倒是没变,我的枕边书却是一换再换。从最初的《十万个为什么》,到《童话故事》、《小王子》,再到《伊索寓言》、《培根论人生》、《不安之书》,如今则换成了《长短经》。好像就是这样,一个阶段会有一个阶段的思考,总在探索,难以满足。
2.
最近,则读书少了。究其原因,好奇心、虚荣心、好胜心、探索的欲望、对问题的思考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消磨得差不多了。
事实就是这样,以前我读书倒也不是真的求知欲多么旺盛。
最初确实是因为好奇(但这和求知欲应该关联并不大,更多的只是纯粹的好奇),后来则变了,且变得很快。将读书当成是炫耀的资本,卖弄知识、故作聪明、自以为是。要知道,能够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在同学之间,还是足以骄傲的。而这种虚荣心和好胜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容易迷失自我的。甚至,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沦陷于“虚无主义”之中。
是的,超纲了。以我个人的知识、见识,我也只能去读一些粗浅的东西,太深入了,就容易盲目和迷失了。尤其是,再后来接触到哲学,“虚无主义”就更加肆无忌惮地侵蚀着我的思想了。
等再次回归生活本身之时,已不知不觉走得远了。距离自己的生活远了,距离自己的理想更加遥远。
要从诸多思维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在聆听自己的声音的同时将外界的声音驱逐,或思考时不再局限于常识且需要排除偏见……这怎么看怎么别扭,怎么听怎么矛盾的想法就是我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
让·保罗·萨特说:“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某种消极的元素就会被带入这个世界。”
仔细想想,过往的那段日子,太煎熬了。与人群格格不入,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各种不确定,各种疑虑和困惑,同时,也在“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之间徘徊,一度我以为自己抑郁了。
感到庆幸的是,在一次偶然心血来潮,再次翻开《培根论人生》。这一次没有超纲,借助这本书,我走出来了。
仔细想想,确实如查理·芒格所说:“得到一件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好高骛远、自不量力、自以为是,或自作聪明,终被自己误了自己。不自知,且荒诞。
对了,我现在的枕边书还是那本《长短经》,我读书的态度也变回了原来的:“好读书,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