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目的地中逃不掉的宿命,说说时间悖

没有人没后悔过,也几乎没人从来不会后悔,后悔这个词并非贬义,但却道出了对现实诸多不满意,期待有些不一样人生的感触。

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刻,你就真的能够有信心去做出不一样的抉择吗?

是一次发家致富,可以少奋斗十年的机会?还是远离那个你万分憎恨,造成你现在悲剧的那个人?

扪心自问,你真有自信通过重来一次,就可以拥有十年后让人艳羡不已的成就?

年伊桑霍克主演的电影《前目的地》中就给了主人公“我”多次这样的机会,却始料未及的越是逃避,越是促成既定事实。一味的想改变现在,却促成了现在。究其原因,似乎与时间悖论逃不开干系,而这就是今天笔者要分享给大家的话题。

顾名思义,时间悖论是建立在人可以随意操控时间的基础之上,从而自由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却因为悖论的存在徒劳无功。

《前目的地》是典型的宿命论题材影片,至始至终的主角只有一个“我”,但那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以及存在于很多个不同时间点上的我。

为了除掉邪恶的罪犯炸弹客,“我”一直不遗余力的追踪炸弹客,然后杀死炸弹客,却最终变成炸弹客。

为了摆脱现在的困境,我回到过去,想毁掉“她”,那个还没有变性之前的自己,却在那个浪漫的雨夜因为惺惺相惜结合到了一起。

还有“我”在一次与炸弹客的搏斗中,受伤毁容再整容,以及声线的完全改变,让过去的自己并没有认出现在的自己,导致故事的有序进行。

......

怎么抗拒都是徒劳,怎么挣扎都是催化,一个永远也逃不出的魔比斯环,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看待无法撼动的糟糕现状?

很多人都听说过有名的祖父悖论,即:

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因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会有你的父亲;没有了你的父亲,你就不会出生;你没出生,就没有人会把你祖父母杀死;若是没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杀死,你就会存在并回到过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杀死等等。

这部影片却是探讨了与之对立的命定悖论:

如果自己返回过去,将自己的祖父杀死,那么自己的父母就会不曾出现过,随之而言就连自己的存在也消失,把自己从(这个平行宇宙分支的)时间洪流中“消去”。

祖父悖论试图去否定穿越这件事,如果成功,那么要穿越的动机就不会存在,从而穿越这件事本身也不会存在。命定悖论则是不否定穿越这件事本身,而是更加在意结果,正因为穿越的存在,才有未来的存在。一前一后,是因果循环。

命定悖论是解释“为何历史事实不被时间旅行中所作出的改变而受影响”的一种方法。并非迷信,而是连穿越本身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了。

俄罗斯理论物理学家诺维科夫在年代还曾提出过有关时间悖论的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也是对它的有力解释。

这个理论主要是说:“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能因此而改变历史的进程”。其基本含义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其实是已经被改变过的了结局。

这样的的案例在科幻作品中不胜枚举,一面给予机会去改变,一边却又神不知鬼不觉的让结局是必然。

在瑞克麦克亚当斯的浪漫科幻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构思也较为奇妙,中年男主亨利穿梭见到小时候的女主克莱尔,给女主留下深刻印象,并愉快交谈。那一年亨利38岁,克莱尔才6岁。

十多年后克莱尔20岁时,在图书馆遇到了28岁的男主亨利,并一见钟情。因此见过,因为吸引,因为冥冥注定,克莱尔主动向男主打招呼,促成姻缘,而其实这时候28岁的亨利还不认识克莱尔。

简而言之,因为男主的穿越,长大后的克莱尔才会主动搭讪青年亨利,从而认识并熟识起来。如果没有穿越一事,就没有克莱尔的主动,也就没有10年后38岁的亨利去看望小时候的克莱尔这件事的发生。

一切都是循环,一切都是命里注定,一切都是无意识之下的使然。

伊索寓言有一个故事,王子被预言家预言将会被异乡人杀死,为了解开预言,王子被国王放到小岛上独自生活,谁知道有一天他意外救下了落水的异乡人,一问姓名居然就是要杀他的那个人,对方也表示诧异,自己并不是做出那种举动的人,于是两人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两人一起吃西瓜时,异乡人竟然失手将水果刀插入了王子腹中,致对方死亡。

虽然这个故事说的并非穿越,却也同样说明了命运以及现实的不可撼动性。

在历史行进的车轮面前,人类是这么弱小,即便掌握了重来一次的方法,似乎也是对既定事实所作出的试图改变它的任何举动,最终被证明都是于事无补。

从表面上来看,人生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重启来解决,我们期待的“时光机”实际也正是重启的工具而已。但如《时间机器》那部电影中描述的,妻子被杀,一次次的返回过去去阻止事故的发生,到头来妻子只是换了种死亡的方式而已。

正因为如此,生活才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机会,而不是一味的选择吃后悔药。

一方面,因为时间悖论的存在,我们只能向前展望,挑战那个充满不确定、未知、风险等因素的未来。

另一方面,其实生活的每个时间点都是重来一次的机会,只不过它不是颠覆现在的结果,而是将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世界奇妙物语之新干线》中有过一个故事,男子每次做新干线都会睡着,醒来后时间已经快进到了五年之后,跳过过程,自己居然已经升值加薪,从经理,到室长,甚至社长,生活中还娶了魂牵梦绕的女神,多么幸福美满。

尽管会衰老,但是巨大的成就感让他忽视了这些,最后一次他选择更快的特快列出,他好奇并期待这一次可以出现怎样的瞩目成就,却未料到加速太快,他直接在列车里因急速衰老而死去了。

捷径让他成功,却因为贪念自毙。

如同《前目的地》中的“我”一样,一直试图改变现在的命运,不断的懊恼,不断的怪罪,于是不断的穿越,不断的修正,到头来陷入万劫不复的死循环。

如果、哪怕、假如,他能正视一次现在的自己,他的未来何尝不是重新来过,扬帆起航呢?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再多的不满意,再多的抱怨,也抵不过再次的重新开始来的正能量些。

博尔赫斯说:

任何一种命运,尽管它也许是漫长而复杂的,实际上却反映在某一瞬间,正是在那一瞬间,一个人永远明白了他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于是呢?有句老话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去的就让他过去的做法似乎更加妥当!

富兰克林曾经说:

…我倒乐意把我的一生再从头重演一遍...如若可能,除了改正错误以外,我也同样地要把某些不幸的遭遇变得更顺利些。但是即使无法避免这些不幸的厄运,我还是愿意接受原议,重演生平。

笔者想,无论是时间悖论对现实的抗拒,还是历史不可改变的残酷。也许“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的”的觉悟才是生而为人的一种更崇高境界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