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我观察了1000个炒股赔了的人,

对于投资,这里先借用《伊索寓言》里的一则小故事: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人,这时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结果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K线中的“搓揉线”,主力洗盘变盘一目了然!

搓揉线即一根T形和一根倒T形K线的组合,就象洗衣服来回搓揉一样,在趋势途中表明主力在洗盘,经过来回的搓揉自然会洗得干净。其实,将两根线组合起来实际就是一根十字线,故在头部或底部与十字线的作用相同。搓揉线K线组合形态分几种:

蜻蜓十字搓揉线:股价先一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都位于当天价格的最高点,有特长下影线;后一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都位于当天价格的最低点,有特长的上影线。

搓揉线在中阳线后,出现的先上引T形线加下引T形线的K线组合,为单组“揉搓线”。如同时出现缩量的配合,单组“揉搓线”之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主升段的急升行情。如果是连续两组“揉搓线”则上涨的势头会更猛,是急涨的前兆。

揉线形态的特征:

A、股价在连续上涨,如有七连阳更佳,在接近前期高点附近收出一根形似流星线(长上影)的K线,次日跳空低开后又快速下跌,尾盘拉起,收出一根长下影的锤子线。两根K线分别带有特长的上线影线,实体却很小,类似十字星,组合在一起成为异动形态。

B、长上影K线对应的成交量相对放大,但换手率仅在3%左右,说明市场抛盘不多;长下影K线对应的成交量在缩小,说明持股者心态稳定。

C、在搓揉线之后,某个交易日股价的最高价突破长上影的最高价后,股价将从此开始快速上涨

多头搓揉线是指股票在稳定的上升趋势中,有时会在一颗阳线之后(特别是在长阳线之后)出现一颗带有长上影线的K线,然后再收出一颗带有长下影线的K线,在上影线和下影线“震荡揉搓”之后快速拉出阳线继续上涨,这种K线组合称为“揉搓线”。单组“揉搓线”,之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主升段的急升行情。如果是连续两组“揉搓线”则上涨的势头会更猛,是急涨的前兆。

揉搓线的市场意义

1、在上升趋势中的一颗阳线之后,收出“长上影线”,表明多方在主导股价上涨中遭遇到空方的有效抵抗,股价大幅回落。这种长阳线和之后的长上影线组合,通常给人以“流星线”组合的印象。第二天股价在盘中大幅下跌,使人误认为盘口走势确认了昨天的“流星线”组合,原来的上升趋势将会结束,从而使投资者看空,做空。

2、但是股价在当天收盘之前又大幅度拉起,使得盘口的大幅下跌变成“长下影线”,表明多方表现强烈,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原先的上升趋势得到维护。

3、第三颗K线以上涨的阳线报收,恢复了股价原先的上升趋势,宣告了“先上影线”和“后下影线”的组合形态仅仅是上升趋势中的一次震荡,好像洗衣板的一上一下的“揉搓”动作,是一次清洗浮筹的洗盘行为。

揉搓线实战应用:

第一揉搓线寻升势

1、股价处于抬升初期,向上启动实现小幅上涨;

2、揉搓线第一根长上影尝试突破原有趋势,量能可大可小;

3、次日股价下探后出现反弹,收出一根缩量的长下影线;

4、上述揉搓线是股价启动初期,主力中途洗盘的痕迹,择机介入。

①股价自低位启动,逐步抬升并实现小幅上涨;

②7月27日长上影突破原有形态,主力试探上方抛压;

③次日股价回落后快速反弹,缩量长下影反映主力资金并未撤出,揉搓线是洗盘留下的痕迹,后续股价加速上扬。

操作要点:上涨初期形成的揉搓线属于主力洗盘,随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