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究究谢
来源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读藏之间#林译《伊索寓言》买到那本年出的英文版《伊索寓言》之后,我产生了一个“邪念”,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可能多地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中英文《伊索寓言》版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得知以“林译小说”著名的林纾也翻译过《伊索寓言》。于是,我在孔网买回一本民国版林译《伊索寓言》的复印本,作资料参考。此后不久,我心血来潮,去孔网拍卖搜了一下,发现竟然有个林译本《伊索寓言》在一小时之后结拍,赶紧冲了进去。志在必得的我,在最后关头力克群雄,终于拿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译本。是不是冥冥中我与《伊索寓言》有点小缘分?年,林纾和严复的侄儿严培南、儿子严璩合作完成《希腊名士伊索寓言》的翻译工作,次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内附大量插图,共收录寓言则,是我国第一本汉译《伊索寓言》的全译本。这一版本的《伊索寓言》并不是由白话文译出,而是采用了文言文体,古风颇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伊索”和“寓言”这两个译名也是从这一版本开始延用。林纾在译者序中写到,“自余来京师数月,严君潜、伯玉兄弟,适同舍,审余笃嗜西籍,遂出此书,日举数则,余即笔之于牍,经月成。”“序”中的“严君潜、伯玉兄弟”即严培南、严璩兄弟。严培南,字君潜,严复的侄子,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后为京师大学堂教授。严璩,字伯玉,清朝末年翻译家严复的长子,曾赴英国留学,年回国,通晓英国经典文籍。林纾在序中还明确提出,译介伊索寓言的目的是启蒙儿童:“伊索氏之书,阅历有得之书也,言多诡托草木禽兽之相酬答,味之弥有至理。欧人启蒙,类多摭拾其说,以益童慧。”可见,林纾认为欧洲人的启蒙教育,多离不开伊索寓言的引导。继而他又提到,国内的小说虽富有风趣,却不能引人深思、令人发醒,而伊索寓言既“能使童蒙闻而笑乐”,又能“渐悟乎人心之变幻,物理之歧出”。字里行间,都能看出林纾译介伊索寓言“以益童慧”的目的。林译本中的每篇寓言都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故事情节,第二部分为故事寓意,第三部分则是林纾根据寓言内容额外添加的评论或感慨,以“畏庐曰”的形式独立出现在篇末。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均源自其英文底本,林纾的翻译也较为忠实,并未大行改动,只是由文言文译出,古风颇盛,却也不失简练。第三部分另起段落,用较小字号与前两部分区分开,其内容虽然也由故事引申而来,却与第二部分的寓意有所区别。英文底本中原有的寓意多是以道德说教为主,揭示人性弱点,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而林纾自行添加的“畏庐曰”却是根据政治时事、结合社会问题抒发其忧国忧民、自强御敌的感慨,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时代特色,这种“借题发挥”是林译《伊索寓言》的最大特色。
林纾出生于通商口岸福州,对帝国列强的暴行耳闻目睹,从小便滋生了爱国之心。在译介伊索寓言之时,刚刚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于弱国之列,紧张的政治局势和残酷的现实刺激了林纾的满腔热忱,保种救国势在必行。在全书则寓言中,有则附有“畏庐曰”,其中多见林纾心系国事、不忘国仇家恨的政治情怀,他“怀国家之想”,“视国家之事己事”,呼吁“有志之士,更当无忘国仇”。他忧国伤时,哀叹祖国难御外敌、任人宰割,“吾乃有四万万众之园丁,不能卫此树,听其摧残于人,哀哉!”他痛恨侵华列强,揭露他们以强欺弱的罪恶行径,“以孤客入吾众主之地,气焰慑人”,讽刺其为“欧西无良屠”。林纾“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将其满腔政治情怀寄托于寓言之中,警告同胞勿忘国家、民族的屈辱。
由此可见,林纾译介《伊索寓言》的目的不仅仅如其“序”中所言,是为启迪童慧,文末的“畏庐曰”已经超越了“劝善惩恶”的范围,比起道德说教,林纾更加注重其思想启蒙的效果。面对列强入侵,身为文人的林纾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将满腔爱国热情寄于作品之中。他旁征博引,将故事寓意引申到时事当中,揭露列强的贪婪本性,呼吁国人要团结御敌,探索救国保种之路,因此林译《伊索寓言》具有浓烈的爱国气息和时代气息。林纾借寓言感伤国难,讥讽时局,呼唤同胞觉醒,表现出高尚的政治情怀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样一个小小的寓言集,承载了家仇国恨和一个志士对祖国复兴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纾的翻译是最为崇高的,是翻译文本中的一个奇观。林译《希腊名士伊索寓言》问世后风靡一时,重印多次,发行第二年的五月已出版至第4版,到年已出版至第19版,抗日战争爆发后还在再版,可见其译本的受欢迎程度。林译版本之所以能被读者接受、在短时间内大获成功,主要是因为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当时的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瓜分,而国内军队节节败退、士气低迷,加之体制落后,民智未开,人心涣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亟需一股力量来振奋人心。而林纾在“畏庐曰”中振聋发聩的呐喊声,可以说不仅迎合了当时的大环境,也迎合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