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只鹿,为逃避猎人的追捕,就躲藏在一处葡萄藤底下。
猎人从葡萄藤旁经过,并未见到鹿的踪影,便转身离开了。
猎人还未走远,鹿就以为已经躲过了危险,便毫无顾及地开始吃那茂盛的葡萄叶子。
葡萄叶沙沙地抖动着,猎人马上掉回头来,经验告诉他,叶子底下一定躲着什么动物,猎人毫不犹豫地抽出箭来,射向了叶子后方,一箭就把鹿射中了。
鹿在临死前懊悔道:“我真是该死,因为我不应该去伤害救我的葡萄藤。”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鹿是食草动物,葡萄藤的叶子,刚好就是鹿的食物,鹿会吃葡萄藤,原本就是很自然的事。
故事里的那只鹿,因为要躲避猎人,需要躲在葡萄藤下藏身,所以才暂时没有对葡萄叶下手。毕竟,保命要紧。
不过,一旦危机解除,性命无忧后,有“救命之恩”的葡萄藤,对鹿来说,它的价值也就只剩“聊以果腹”而已了。
形容此类行为的词有许多,诸如: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以恶报善……
最后,因为鹿的判断失误,以为危险已过,而过早对葡萄藤“恩将仇报”,导致被猎人发现射中,终是难逃一死。
虽然可怜,但却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正如智慧人曾说过的那样——以恶报善的,祸患必不离他的家。
生活中,有许多热心为善的人,也像故事里那虽默默无言,却生长茂盛的葡萄藤一样。既有能力也十分愿意,为一切来寻他帮助的人,提供方便甚至庇护。
若是那些被帮助庇护的人,只是“得恩不报”,那也就罢了!至少不会对施予帮助之人,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毕竟那些热心为善的人,也不是为了人的报答才去帮人的,只是单纯因为不忍见人受苦。他们中的大多人,都是施恩不望报的。
可若是那些被帮助庇护的人,像故事里的那只鹿一样,“恩将仇报,以恶报善。”那就免不了让人痛苦难忍了。
因这种原因造成的痛苦,很容易使那些原本热心为善的人,大惑不解,深受打击,灰心失望,甚至一蹶不振……
正如智慧人曾说过的那样——以恶报善,使人的灵魂孤苦。
即便如此,那些热心为善的人,也不会选择去报复那些,如故事里的那只鹿一样“恩将仇报”的人们。
因为,报复伤害是属于那类人会做的事,而他们不是。
所以即便痛苦伤心,他们也只是默默无言独自忍受。只不过,以后大概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热心了……
那些恩将仇报的人,就这样消耗了世间本就稀少珍贵的温暖,断绝了许多真正需要帮助之人的后路。
他们的结局,大概也会像,故事里的那只“恩将仇报”的鹿一样,被如“紧盯目标”猎人一般的祸患追赶,至终被“报应之箭”射中而亡。
作为前车之鉴,警戒世人。
愿君得恩铭于心,不寒暖意添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