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从莫名其妙的人际纠纷中全身而退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9767.html

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吗?

比如,你今天高兴点,你的朋友会说:“仗着自己受欢迎,心里飘飘然了吧?”

你今天穿漂亮点,你身边的熟人会说:“你这么穿,不冷吗?”

你工作进步了,你的同事会说:“得到一点晋升,就这么炫耀吗?”

你孩子成绩优异,妈妈群里的人说:“自己孩子成绩好,自鸣得意!”

你一家出去旅游,邻居会说:“我都不知道多久没出门了,丈夫会赚钱真好啊。”

其实你与别人交往,压根儿只是就事论事,根本没有半点炫耀的意思,这样无端遭到别人的揶揄,一定感到莫名委屈、愤怒,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他们总也看不得别人好,你稍微超过他一点,就会打翻他心里的五味瓶,开始翻江倒海。

那么我们不禁纳闷,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恶意揣度他人?他们喜欢恶意揣度别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别?我们能不能有效规避这种情况呢?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东京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本博明就针对些问题,在他所著的《酸葡萄效应》里专门讨论了这种伤人于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恶意。不仅教会我们洞察社会关系中那些无从揣测的恶意心理,还让学会从无意义的人际纠纷中全身而退。

一、什么是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效应的说法来源于《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一只狐狸肠辘辘、饥渴难耐,它看到缠绕在一棵树上的葡萄藤上结的葡萄又大又红、丰满多汁,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可是狐狸在树下又蹦又跳,想尽了办法也没够到葡萄,它只好垂头丧气的走开了,酸溜溜地说到:“这棵葡萄树上的葡萄是酸的。”

这表现为一个人受挫后一种自我安慰和攻击心理。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概念,其实这种心理机制讲的就是自我对本我的压抑,但是压抑过后不免心情烦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会把气撒在别人身上。

当别人的某种成功或优越与他这方面的无能形成鲜明对比后,别人并未意识到这种差距,而本人却因受挫感、嫉妒等复杂心理表现出攻击行为。但自己并不愿承认这种丑陋心态,也不愿让别人觉察到自己的这种丑陋心态,就把责任推向别人,似乎是别人的正当行为侵犯了自己。当别人遭遇这种情况时,自然是有口难辩,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所以,综上所述,酸葡萄效应就是指一个人因为真正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产生挫败感,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使自己免受伤害。但是因为他人行为的投射,使我们刻意压抑的挫败感冒出头时,我们就会把问题归纠于他人,对他人做出比较隐秘的攻击行为。

二、酸葡萄效应是怎样的一种心理机制?

1、酸葡萄效应的普遍性

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真正从客观上来分析,人并非善类,而是善恶相糅的杂合体。人性中的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本性中,只不过人有“向善”的趋势,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都可以展现出善的本性,而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人性的本恶无处不在。

例如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抓住别人的小错大做文章、对身边比自己好的人冷嘲热讽、对别人的出丑幸灾乐祸……这些行为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都会导致酸葡萄效应。

但是,在大多数人身上有这些小毛病,并不一定会引起别人多大的不快,我们会察言观色,尽量不去做一个让人非常讨厌的人。而有一部分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只图自己心上的一时之快,习惯对别人恶言恶语。诋毁他人的行为有两方面的特点:

①、不必承认自己抱了丑陋的攻击心态,因此可以将过错全部推到对方身上。

②、为掩饰自己责难对方心态的丑陋,让自己以表面上极正当的理由向对方发起攻击,用以发泄自己的攻击冲动。

可以说,酸葡萄效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人性之恶,但大多数都有自我觉知的能力,在人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致当面给别人太多的难堪,而少数人可能就没法做到。

2、酸葡萄效应的私人性

作为人,无论我们自己多么糟糕,都不会坦然承认这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总是希望在别人的心中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由此,心理学家泰瑟提出了“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他认为,人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存在着“反映过程”和“比较过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评价的心理过程。

①反映过程

“反应过程”是指人们受身边人的优越特征、成绩惠及,从而令自己评价上升的心理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将自己等同于优秀人物,使自己与他们重叠,提升自我评价的一个过程。比如,我们总喜欢把自己与一些有名的人扯上关系,好像我们真的与他们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平时一个不怎么来往的熟人,一下子成为成功榜样或知名人士后,我们就会蜂拥而至,挤破他的门庭,以示与他关系的亲密,好像在这种亲近感中,自己的自我评价也会随着熟人知名度的提高而提高。

②比较过程

相对的,“比较过程”是指与身边人的优越特征、成就相比较后导致自我评价降低,或因与身边人的缺点相比较导致自我评价上升的心理过程。

在这种心理过程的驱使下,我们就不难理解有很多人只喜欢与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交往的行为。他们是想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维持一种虚假的自我优越感。可见,因为有酸葡萄心理的人就是“比较过程”中的第二种情况。

这种人多表现为低自尊,他们总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却极低,经不住别人一丁点儿的无意伤害。

其实自卑感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的,自卑感也是我们人类成长的源泉,但是,过多的、不健康的自卑感会造成我们的“自卑情结”。拥有“健全自卑”的人,会化自卑为动力,可以在压力中成长,而拥有“自卑情结”的人就会逃避现实,心灵深处不承认有比他更优越的人,因此也就不愿意与比他优越的人相对。

然而,事实上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哪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天下无敌,拥有“自卑情结”的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就会生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来恶意攻击比他活得更好、更优秀的人。

一般说来,酸葡萄效应产生于一个低至尊的人受伤、受挫的心理感受。自己办不到,别人却能办到,这对于一个低自尊的人来说,本就是一件足以让他恼怒成羞的事情,然而你并不知道对方的这种心理,还无意中把这方面呈现在对方面前、与对方谈起这方面的事情,他们就会条件反射地对你进行恶意的攻击。

酸葡萄效应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它就是越针对熟悉的人越表现的充分。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受伤,明明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怎么能说出这种话?但是,你要明白,越是与你关系亲近,越是与你有更多相似之处,才越有可比性,才越有与你比较的必要性。

实际上,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你变得更好就意味着你把他扔下,你在对方的眼里才显得更加可憎。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无处不在,“枪打出头鸟”,如果你打算以你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人生,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做得起选择就要扛得住结果。

三、如何规避酸葡萄效应,从酸酸葡萄效应中全身而退?

首先,基于酸葡萄效应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做那个落单的人,一定要好好生活,跟上大部队的节奏。否则,就算你毫无恶意,也会引来许多人的恶意攻击,攻击你的人多了,连善良的人也会由于从众心理向你伸出恶之手。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自暴自弃。别人的鄙视与恶意,最先往往就是来自于你对自己的不坚持、不尊重。

其次,在我们不断追求自己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对手、同伴,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可能会迅速走在前方,也有人会渐渐落下,但是,不管遇到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能因人而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是要以平等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包括对自己。

特别是当你跑到前头的时候,一定要关照落后者的心理,不要一直提自己优越的成绩和所得到的荣誉。如果我一定要分享,就分享一些自己的痛苦经历和艰难时刻,这不仅拉近自己与别人的心理距离,更是对对方起到安抚作用,给别人重燃斗志的勇气。如果你是这样一位贴心的朋友,又有谁会一直用酸葡萄心理来对待你呢?有的可能只是惺惺相惜吧。

对于有些长期陷入心理不平衡、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我们还是尽量敬而远之为好,因为你的反驳会带来反效果,你的好意也会被看成是故作姿态,是一种收买人心的伎俩。具体来说,有哪几种人是我们应该远离的呢?

①陷入低至尊恶性循环中的人;

②心情阴郁,陷入抑郁中的人;

③陷入攻击成瘾症的人;

④陷入认知扭曲中的人;

⑤有人格障碍的精神变态者。

既如此,那么我们如何能在人群中识别这些人呢?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人所拥有的明显特征。

陷入低自尊恶性循环的人,他们的自卑与他们如影随形。如果你发现某个人态度傲慢,且表现的十分刻意时,通常就可以推测出此人带有自卑情结。他们乐于幸灾乐祸,使自己始终保持在一个虚假的优越状态中,但是在这种状况之下,他们的自尊心会持续降低。因为幸灾乐祸之后,他们也会觉得这样做不太体面,从而影响到自我评价,致使自尊心持续下降。然而为了保护美丽脆弱的外壳,他们的防御心理非常强,使他们极具攻击性。

心情阴郁、陷入抑郁的人,往往是欲求不满、心情不爽的人,这种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状态之下,内心已受到损伤,无法回到正常的喜怒哀乐当中,对现世和他人充满了深深的敌意。虽然他们平时看起来一副面无表情、麻木呆滞的样子,其实他们内心的仇恨却波涛汹涌。与这样的人交往,到处潜伏着暗礁,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阴沟里翻船,导致自己死藏身之地。如果你看到表情呆滞、面露凶光的人,最好还是绕道而行,不要打算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攻击他人是会成瘾的。有些人认为攻击他人,会发泄心中的愤怒与不满,使这个人慢慢回归理智状态。但是,一个在攻击他人时尝到甜头的人,虽然瞬间会回到理智状态,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做出某些友好的行为,最后还是会再次回到失控状态对别人恶语相向,并再次请求原谅。这种人是没有底线的,我们还是尽量的不与这样的人纠缠。

陷入认知扭曲的人,是没有办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的。如果他莫名其妙的对你恶言恶语,一定是你的某种行为挑动了他哪根敏感的神经,但是你的解释是无用的,他根本无法听进去除了他之外所有人的建议。这种情况下你最好还是闭嘴为妙,权当被狗咬了一口,没有理论的必要。

有人格障碍的精神变态者,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人,他们在人群中看起来你正常人无异,但是――如果你把这样的当做正常人来对待,可能会把你带到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你在路上偶遇某个人,发现某个人情绪非常激动,不由得你分辩解说,你最好还是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快速逃到比较安全的地方,远离这个人。

酸葡萄效应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生活哲学,虽然它普遍的存在于我生活当中,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它的发生与危害,通过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对方和解,通过远离对方来避免受到伤害。在《酸葡萄效应》这本书中,作者全方位呈现了酸葡萄效应所存在的场景,让我们更迅捷、更清楚地学会看穿他人的隐秘心思,捕捉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使我们有效地避免无谓的纷争与伤害,学会从无意义的人际纠纷中全身而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