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思考法读书笔记

每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第60篇。

最近给孩子读的绘本《为什么要勤奋?》蚂蚁和知了是邻居,快要过冬了,蚂蚁在努力的准备过冬的粮食,知了睡大觉,不储备粮食,还嘲笑蚂蚁不懂享受。到了冬天,知了没有吃的,

肚子很饿,去找蚂蚁借粮,蚂蚁们没借。

知了懒惰,今年懒,明年还是会懒。蚂蚁不相信他会归还,知了没有粮食过冬,后悔极了,知了知了,太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提前存储准备,只有勤奋才能生存。没什么问题,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不要像知了一样懒惰,而要像蚂蚁一样勤奋,否则会饿死。

这个小故事可能是改编的,著名的伊索寓言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蚂蚁和蝈蝈。在夏天辛勤劳动的蚂蚁到了冬天不发愁,而在夏天唱歌跳舞游手好闲的蝈蝈毫无积蓄。到了冬天陷入困境。这个故事的寓意通过蚂蚁的辛勤劳动,增加积蓄行为,教我们存量的重要性。

这是普遍的价值观,由此引申出来的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今天的这本书是讲思考的,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相反了看法。

《高纬度思考法》作者:细谷功(日),商务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初任职于东芝,后进入安永咨询公司(ErnstYoungConsulting,QUNIE前身),负责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制定及业务改革计划的制订、执行和定义。现任QUNIE顾问研究员,另于企业和大学开展思维能力相关的研修和业务。著有《地头力:从结果出发解决问题》等作品。

1、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哪个好?

蚂蚁思维的三大要素:存量,封闭系统,固定维度。蝈蝈思维的三大要素:流量、开放体系、可变维度。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这两种思维哪个好用呢?

如果把金钱换成知识,就是把知识当成存量的思维方式。而重视无知、未知可以当成重视流量的思维方式,也会形成新的知识,简单说,一个是发自已知的想法,一个是发自未知的想法。

在封闭系统中,人根据自己的常识和判断基准给事物划线,而在开放体系中,则不会画线,一视同仁的看待事物。蚂蚁思维是二维动作,指的是对象问题的变量。变量的固定下来进行思考的是蚂蚁。变量种类出现增减变化思考的是蝈蝈。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这两种思维的解决的方法不一样,一个是已知,一个是未知、无知。

例如:我们一分钟列出便利店里面有哪些东西?大脑就会依靠已有的记忆迅速说出来。

又拿一分钟说出便利店里面没有哪些东西,如果这时候再用存量思维就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问题体现人头脑的灵活性,便利店能售卖的东西很少,不能售卖的东西才无穷无尽,这样一下子就打开了思路,如果是固定思维就想不到这里去。

蚂蚁和蝈蝈的价值观不同,蚂蚁的价值观是美德。

2、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是想着如何去做,领导人,老板就是发现问题的那个人,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是上位,解决问题是下位。

那么如何使用上位概念,上位概念回溯的唯一口令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重复问自己3到5遍。为了发现问题而向上游回溯的最重要的疑问词是why,越流向下游,how就会变得越多。

多问为什么,而不是问怎么办?通过重复问为什么,就能迫近本质,重新定义更好的问题,进而发现真正应该解决的新问题。

举个例子:站前的“老咖啡店”的竞争体现在哪里?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咖啡店定义为能喝咖啡的场所,这是在作为手段的具体层面上。

如果从why的视角,来分析顾客的目的,只要满足“喝咖啡”哪里都可以,那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或者在家喝都成了竞争对手,

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喝咖啡,打发时间,找个地方阅读、约会、等人、闲聊,竞争范围扩大。

再问为什么,打发时间可以去充电候车室,阅读可以用网络,约会可以用电话,闲聊可以用社交媒体。这些都是竞争对手。

如此这样思考,把握顾客真正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手段的层面,就能实现手段变得丰富多彩,通过思考why,便能够跨越“业界”这一壁障,想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竞争”。

3、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寻找共荣

解决问题是蚂蚁型人才,发现问题是蝈蝈型人才,这“两种人”都是无法相互理解地存在着。

在蚂蚁的世界里蝈蝈是个大懒虫,但是蚂蚁不具备蝈蝈所持有的视角变量。所以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蝈蝈的想法,就连存在其他变量这件事本身也想不到。

同时蝈蝈看蚂蚁就像是被关在狭小监牢里面的囚犯。外面的世界很美妙蚂蚁不关心,他的变量固定,深信封闭的领域就是整个世界,集中精力于如何使其内部变得更好。

两种不同的思维寻求共存共荣,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上位,即元视角来认识“思路的差异”,其次,蝈蝈在蚂蚁组织之外活动。在充分理解每个个体的个性基础上,思考最佳组合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活用各个体的个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