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磨人的中层,胜过N个小人解析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人的欲望在真实生活中受到了压抑,那么,他就会在幻想中去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市场部的小王辞职了。

当辞职报告放到老板面前时,老板感到吃惊,甚至有点震惊。

这是市场部半年来第二个提出辞职的优秀员工。

小王是一个90后本科毕业生,来公司工作已有5年。在老板的眼里,这个年轻人工作一直比较勤奋,品行也不错,而且和前段时间辞职的小张一样,都是近年来业绩做得比较优异的。老板准备再历练历练,有意将他培养成市场部的经理,因为现在的经理是一位年龄偏大的女士在担任。

看到辞职报告后,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象小王这样的优秀员工屡屡辞职?是薪酬待遇吗?小王由于业绩做得好,工资加奖励可以说是一笔不菲的数字,对此老板从不吝啬。是缺乏发展空间吗?应该也不是。对老板的有意提携,小王自然心知肚明。应该说假以时日,就会升职。

周末的晚上,老板亲自约见小王和先前辞职的小张,来到一家餐厅。几杯酒下肚,当老板问起辞职原因时,小王满腹委屈地说出了原委。原来他们的辞职都与市场部的经理有关,经理心胸特别狭隘,对那些工作中比较冒尖的人,总是打压,横挑鼻子竖挑眼,做任何事都觉得不满意,平时说话冷嘲热讽。有时候工作中出现了一点小瑕疵,立刻就会被无限放大,而且毫不留情地当着众人的面训斥。他们感到实在受不了天天被这样折磨,索性辞职走人。

有人说,这位市场部经理的做法,是典型的“小人”作派。

职场中的“小人”随处可见,这些“小人”就象“烂苹果”一样,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但在单位里,“小人”仅凭个体的力量毕竟势单力薄,如果是一个磨人的中层,其破坏力就不可估量了,可以很快去摧垮一个整体。

就象这位市场部经理一样,连续逼走优秀员工,最终只会导致市场业务逐步萎缩。所以说,一个磨人的“中层”胜过N个“小人”。

为什么会出现磨人的中层?他们“磨”的动机是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由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它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追求欲望的满足;“超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下面,我们重点从人格结构来分析“磨”的动机:

01性格。

这实际上是“本我”的表现。“本我”寻求的是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由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

有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劳驾青蛙先生,你能背着我过池塘吗?”“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蛰我。”“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蛰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青蛙虽然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的有道理。青蛙想,也许蝎子这一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们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中央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狠狠蛰了青蛙一口。伤势垂危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蛰我?蛰我对你毫无好处,因为我死了你就会沉没。”“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但我是蝎子,我必须蛰你,这是我的天性。”在职场中,传统智慧鼓励象青蛙一样思维,人的天性是可以改变的。但有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点,有些人象蝎子一样本性难移。

在市场部那位女经理的眼里,任何人都难入其法眼。即使你做得再好,她还会有意无意地去磨你。看到别人被磨的不开心样子,她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感。这就是她的“本我”,即受“快乐原则”支撑的先天本能。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难以轻易改变的,包括性格。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动机,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这就是本性使然。

02利益。

职场之争,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自我”追求的是欲望的满足,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老板有意提携小王,小王有可能取而代之,作为市场部经理不可能心里不明白。在一定程度上,小王已经触动了市场部经理的利益。为了个人的利益,她不可能无动于衷。首选的方案,就是想办法把小王逼走,这样至少可以暂时保住自身的利益。

“自我”是人的一种自然选择,“现实原则”要求人们必须考虑现实的利益,并得到满足。

职场中,永远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有竞争就会有利益,有利益之争,就不会那么和谐。往往就是,强者欺压弱者,弱者要么选择逃避,要么再去欺压更弱者。

这正如武志红在《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一书中写的: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如果这个社会中普遍的逻辑是,谁欺我,我反击谁,那么这个世界要美好很多。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更常见的逻辑是,强者欺压弱者,弱者欺压更弱者。

小王选择了逃避,舍弃自己的利益,成全了部门经理的利益,实际上成了职场利益之争的“祭祀品。”

03追求完美。

心理学认为,有一种人格属于完美型人格,时时处处追求完美,这实际上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

具有完美型人格的人,往往非常苛刻。在要求自身不能存在任何缺陷的同时,要求别人每个细节都能做到完美。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任何时候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肯定是大有益处的,甚至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英格兰王国查理三世在打仗的时候,因为马失前蹄被杀害。原因就是,铁匠给他的战马少打了马蹄的铁钉。于是,有了英格兰的民谣: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但有的时候,在职场中,完美型人格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同时,对人对事也非常苛刻,对一些细小的差错都难以容忍。他们认为,交不出完美的成果就等于失败。

这正如商业心理学家卡伦莫洛尼所说:“完美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让不完美的东西从自己手中出去,有损他们的职业自豪感。”

但完美型人格的人,天生缺乏影响力,也就是通常指的情商不高。如果让他们带一个团队,很有可能把团队带的四分五裂,难以凝聚人心,最终难以圆满实现目标。

在解析了“磨”的动机后,如何应对?

弗洛伊德认为,应该通过建立“心理防御机制”来化解和应对。

什么叫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使人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弗洛伊德提出,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1、否定;2、隔离;3、潜抑;4、反向行为;5、合理化;6、升华;7、转移;8、补偿。

01否定。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方法就是逃避心理上的痛苦,将不愉快的事情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的暂时安慰。

通常我们说,揭人不揭短。但生活中有一种人,就喜欢揭别人的短处,来以此愉悦自己。

比如说,有的人生理上有缺陷,一般人都会回避谈及,但有的人故意以此来取笑对方,令人非常尴尬。遇到这种情况,又不便撕破脸皮,那就采取“否定”的心理防御方法,就当作自己没有听见,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技术部周工天生五音不全,每次聚餐后去KTV,他都找个理由溜之大吉。一次年会,有人故意安排他一个独唱节目,想让其出丑。面对这种情境,就适合采用“否定”的防御方法。

02隔离。

人们在工作中难免会出错,有时候的错误会对全局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心情郁闷烦躁,而且焦虑不安。如果我们把这种焦虑不安的感觉隔离起来,心想“事情已经发生了,想也没有用;”“也许错误没有那么严重,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安慰,避免造成精神上的不愉快。

弗洛伊德认为,把部分不愉快的事实从自己的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这种感觉最容易引起焦虑与不安。

营销部的小胡最近总是没精打采,因为前段时间因为他的失误,使公司的一个单子丢了。这个单子本来是经理亲自谈的,本来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后来由于经理忙于其他重要事情,就交给他继续洽谈。没想到稀里糊涂地弄丢了。

象这种情况,小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丢单的不愉快隔离掉,尽快投入到新的业务中,将功补过。

03潜抑。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是这样描述潜抑的: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自己都不能察觉或回忆,以有效地避免痛苦。

举个例子:公司定于上午9点开会,王经理一看已经8点半了,急忙从家里开车赶往公司。途中不小心车子在行驶中被尾随的车辆碰撞了一下。王经理随即下车看了看被撞的车尾部分,发现事故并不是很大,便冷静地与对方交换了通讯号码,并记下对方的车牌后,马上继续开车赶往公司。赶到公司后,趁仅有的一点时间集中精力构思会上的个人发言。

王经理的这种表现,就是采取了潜抑防御机制。

04反向行为。

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用于欺骗自己或别人的一种防御方法。

当个人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采取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反向行为,与内在动机往往是成反比的。

甲与乙之间有矛盾,但为了不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两人都表示出关系很好的样子。这就是反向行为。

假如,小王面对市场部经理的种种被虐,不仅不表示出抵触,反而作出喜欢被虐的姿态。这也是反向行为。

反向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刻意所为,通过彻底改变思维模式,以达到调节自己情绪的目的。如果使用适当,可帮助人们与内在动机逐步适应;如过度使用,则会不断压抑心中的欲望和动机,形成心理困扰。

05合理化。

什么是合理化?简单地说,人们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自己难以接受的动机和行为辩护,以至于能够接受。

这个理论有一个很著名的案例,即酸葡萄心理。

《伊索寓言》:有一只狐狸走进葡萄园里,很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多次都摘不到。它就说葡萄是酸的,不想吃了。其实葡萄是甜的,因为吃不到才说是酸的。

这就是我们总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工作和生活中,象这种酸葡萄的心理比比皆是。晋升不到某个职位,就说“这个职位没意思,压力大”;得不到某个美女,就说“红颜祸水”;考不上重点大学,就说“重点大学竞争激烈,还不如普通大学活的轻松”。

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给自己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以避免心理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心免受伤害。

06升华。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上升到自己或社会所能接纳的范围,就是“升华”。

西汉文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皇帝,被处以宫刑。在狱中,他把自己悲愤的情绪升华为写作的动力,撰写了不朽之作《史记》。歌德在创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时,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之中。他将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坚强,坚持写下了这一传世之作。

升华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意义就在于,将一些本能冲动或人生挫折中的不满怨愤,转化为有益的行动。

07转移。

如果人的欲望在真实生活中受到了压抑,那么,他就会在幻想中去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转移有很多种:

(1)对人的转移。当一个人内心承受压力的时候,会寻找他人来替代其压力,让他人成为劣势方。比如说,家长有不满情绪时,会把自己恶劣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上司生气的时候,也会把气撒给下属,等等。

(2)对事的转移。分散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防御机制。人在情绪紧张焦虑时,通过听音乐、看电视、上网等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开,以调节心情。

(3)对物的转移。如有的人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去击打沙袋,或者其他剧烈运动。

08补偿。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会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的需要,而为了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借补偿的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

补偿有消极性补偿和积极性补偿两种:

消极性补偿,是指补偿的方法对本身没有带来帮助,反而带来更多的伤害。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天沉溺于酒精中无法自拔;一个被人歧视的人,自暴自弃。

另一种是积极性补偿,就是以正确的方法来弥补缺陷,克服缺点和不足,以实现“追求卓越”的需要。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小时候因为患病,造成了残疾。在常人眼里,几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他因自卑,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后来通过演讲,他学会了利用一种假声,来掩饰他那无人不知的暴牙。正是因为他自强不息,最终实现了人生梦想。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自幼家庭贫寒,从小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后,在一次海战中,左手致残,后又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后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又蒙冤入狱,生活无着。但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为世人称道。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补偿就是当一个人,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心理痛苦和压力,建立自尊心,实现目标。

写在最后:职场是复杂社会的缩影,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使我们感到郁闷困惑和焦虑不安。需要建立和采取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否定、隔离、潜抑、反向行为、合理化、升华、转移、补偿等方式,来化解和应对,使心理得到安慰,克服缺陷和不足,使人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