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

北京儿童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423.html

《邪不压正》隐藏的彩蛋

电影《邪不压正》,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网友回答最多的不是独具一格的剪辑风格,不是神还原老北京的民国画卷,也不是荷尔蒙飞溅、很燃很社会的复仇剧情,而是主角李天然的扮演者彭于晏,他在屋顶飞奔的裸戏被观众津津乐道。

在导演姜文眼里,彭于晏的肌肉是自律、坚持等美好品质的象征,他说:“哎哟我去,彭于晏的身体比古希腊的雕塑还要完美,这样好看的身体我不拍怎行?”于是就有了电影中红色披风的裸奔少年,这个情节是姜文临时加上去的。

好身材从来就不是天生的,这是彭于晏凭着对自己的狠劲塑造而成的。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15岁那年的彭于晏,还是身高1米5,体重却有斤的小胖墩,通过多年艰辛的锻炼,摇身一变成为肌肉猛男。

拍摄《翻滚吧阿信》,除了中间摔伤过一次,他每天坚持十余小时的练习不间断。为了保持身材,彭于晏只吃不加任何调料的水煮餐。整个训练期,他都在跟疲累、受伤以及忌口斗争,极为辛苦。等他练成时,连教练都称赞道:“幸好你没有入体操行,不然奖杯都被你拿走了。”

拍电影《激战》,彭于晏说是他拍过的最辛苦的一部电影。在室内练时,每天双杠抬腿、抬腿卷腹、空中蹬车、侧卷腹这些动作都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剧组还将演员拉到室外训练,进行搬轮胎、拉铁链这样的训练,还需苦练综合格斗所需的各种搏击技巧。一天下来,衣服得湿五六件,累到坐着都能睡着。

乔布斯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自律,就是联结成功的聚能环。

优于过去的自己,就是努力的理由

有朋友或许说,我达不到那些牛人的自律程度,那我的努力还有意义么?答案是肯定的。

海明威说得好:“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个故事值得深思:

一只大牛蛙,每次吸足一口气撑起肚皮时,就比别的牛蛙大很多,堪称牛蛙之王,它为此沾沾自喜。喜欢到处炫耀,听其他牛蛙的溢美之词。可是一日,有只牛蛙看到了一头牛,它告诉大家:“牛才真的大啊!”大牛蛙听了不服气,便撑起肚皮问:“牛大,还是我大?”那只蛙回答:“牛大!牛大!”大牛蛙更火了,拼命吸气,肚子越撑越大。可还是听那只蛙说:“还是牛大!”大牛蛙最后猛吸一口气,肝胆俱裂,只听“啪”地一声把自己撑爆了。

习惯跟别人攀比,只会让自己迷失,有弊无利。而变得比过去的自己好一点,才是努力的意义所在。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立下赫赫战功,就是不识字,不懂礼仪,做事粗鲁。孙权劝他多读书,为今后治国理政做准备。吕蒙推托说自己军务繁忙,没空读书。孙权告诉他自己身为君主,肯定比吕蒙繁忙得多,但是照样把《史记》、《汉书》读得滚瓜烂熟。

听完孙权一席话,吕蒙羞愧得抬不起头,开始奋发读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他也痴迷上了读书,渐入佳境。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焕然一线。

吴国名士鲁肃去吕蒙的军中巡视,讨论起了学问,被吕蒙引经据典的水准大感意外,鲁肃十分惊叹地说:“想不到你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学富五车了!佩服佩服。”

吕蒙与过去的自己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这就是岁月最好的馈赠。

我坚持写作两年了,刚开始写作时,我写字都感觉很吃力,文章经常写着写着就跑偏了,通过刻意练习,我欣慰地发现,自己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流畅表达了,虽然前路漫漫,但是业已迈出了第一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跑1千米都气喘吁吁,到跑3千米面无惧色;从上台讲话就面红耳赤,到气定神闲、声若洪钟;从五音不全,到能唱低难度的歌曲。每个小进步,都值得点赞。

著名学者胡适说得好: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巧用微量思维,让改变悄然发生

人们往往高估一天能改变的事情,而低估了一年会发生的改变。

文章《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自律,成功离你更近》中提到一个故事:作者采访过一名国内一流名校女生,在毕业之际,有幸收到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她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许多人羡慕忌妒恨,觉得她是天赋好才能进哈佛读研。其实她靠的是每天苦行僧式的修行,五点起床,坚持晨读;到点准时上课;每天雷打不动地完全空出两三个小时留给自己去提升能力。这两三个小时,完全避免玩手机、追剧、聊天……

开始可能看不到变化,但是三个月,一年,两年,十年,日积月累的精进就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林清玄是当今中国一流的散文家和作家,《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隽永的情愫加上优美的文笔,圈粉无数。在小学时,林清玄就坚持每天写五百字,到中学时就变成了每天写一千字。他的成功来自于四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有个概念叫微量思维。它是和大目标思维相对而言的,比如说1个亿是王建林的小目标,对我们来说则太大了,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1万的小目标吧。

物理学家万维钢说过:财富取决于大高潮,幸福是小高潮。当我们用微量思维把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后,因为很容易完成,所以就会一次次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形成及时反馈,会让大脑感到愉悦,容易坚持下去,微习惯就这样养成了,凭着潜意识中的惯性就可以自动导航。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所说:“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定向发力,让梦想有支点

吴军博士在《见识》这本书中讲到,谷歌总部为什么更愿意用外国工程师,而不是自愿加班加点、工作卖力的中国工程师。关键原因还是大部分人是伪工作者,有苦劳但没有功劳,看上去忙碌,实际却没产生效能,他们的显著特征是守着旧工具工作,做产品不认真测试、不能给用户体验带来改进。

最初,北京三四个工程师抵不上山景城谷歌总部的一个工程师。他们眉毛胡子一把抓,渴望面面俱到,结果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互联网产业是个动态迭代的过程,新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你根本不存在把工作清空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懂得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先完成,只会陷入越忙越乱的死循环。

谷歌公司的管理方式非常先进,他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乎有多忙,而是产生了多大的效果。看上去管理松散,实际上外紧内松,秘诀就是目标管理工具OKR。

OKR(ObjectivesandKeyResults),即目标和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结果。比如你的目标是“运营一款线上游戏”,那么关键结果可以是“一天2.5万下载量”或“一天5万美元营收”。

谷歌要求每个员工每个季度之初都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或几个目标,目标要具有挑战性,写好后放到自己公司的网页里,让大家都能看的。可以自下而上地搜集公司全员的看法,从中寻找灵感,但是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期限。设定好目标后,再设置3-4个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结果,用初始信心指数(即预估完成关键结果的概率,初始建议为50%)跟踪OKR的运行。有了OKR的实用工具,工作效率自然大步提升。

著名民权主义者马丁·路德·金曾在杜克大学说过:“只要做对的事情,永远都是最好的时机。”

当我们的努力有了精准的切实的目标,就会容易坚持做下去。很多人之所以不想努力,是因为看不到愿景,感到迷茫。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不会虚掷光阴。

最后我想用《平凡的世界》的一段话结尾:“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奇迹的别名叫作努力,你要敢于“非同凡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