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两岁多的外孙女小屁熊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作为外公,给她讲故事。讲故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幼儿才喜欢听。
1.外公给外孙女在讲故事小屁熊尤其喜欢听故事。开始我们没在意,她就只是反复让我和她外婆讲那几本带来的故事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豌豆上的公主》《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马过河》等。因为小屁熊对故事要看着图书画面听,又不能给她看太多的电脑屏幕伤眼,所以我就让女儿再选一些故事书网购寄来。我就有意识把讲故事当成一种情景式教育她的方式。
故事书多了,讲得也多了。她要看着书页画面,我与她互动讲故事,为了她反复听,就用手机录像。讲了几个故事,发现这些标明1-3岁婴幼儿出版物的故事书西化严重,名字和节日几乎都是西方的,什么圣诞节的礼物、万圣节的化妆等等。我再讲故事就得先“备课”,除了经典的著名童话故事保留原汁原味,比如《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等,尽量把一些节日改成中国的传统节日,把人名改成中国化的名字,类似万圣节之类的就不讲了。
2.外公陪外孙女小屁熊在涂鸦每个故事让她认识故事的标题字,这样,她一看标题,就知道是什么故事了。再后来,我又根据每个故事的特点,在后面附上与故事动物相关的中外儿歌或者童谣,加上些著名的唐诗宋词名句等,附在故事后面让小屁熊跟着读诗和读童谣。这样效果还不错,小屁熊一般都能高兴地听完故事后一起读一首童谣、儿歌或者唐诗。比如,讲到有外公外婆的故事,后面就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儿歌。讲了哪个小动物,就加上一个这个小动物的童谣,并且对一些童谣儿歌进行改造,如讲了《小蝌蚪找妈妈》,后面就加上一个自己改造过的童谣:“小蝌蚪,找妈妈;大脑袋,长尾巴;找到青蛙是妈妈,长大不见小尾巴。”还有一些适合加上唐诗和其他古诗词名句的,就在讲完故事后加上。如在讲完《小天鹅搬家》后,就让小屁熊一起读唐代骆宾王的《咏鹅》,讲完《会飞的蚕宝宝》,就在故事后面加上唐朝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著名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讲了《乌鸦喝水》,就读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的词......这样,讲故事和认故事标题字、读古诗词名句结合,情景式教育,寓教于乐,她很容易接受。
3.外公拉手风琴外孙女小屁熊也想按键根据小屁熊的理解能力,我还讲一些情节稍微长的故事,如《披着羊皮的狼》、《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这些故事超过10分钟,而小屁熊注意力一般是保持8分钟就得转移了,所以在讲这些超过10分钟的故事时,就在中间让小屁熊能够互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动物插话,让她既使注意力得到调整,又增加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和记忆。在讲到《伊索寓言》和《成语故事》时,我就上网搜索动画视频给她看,这样她对故事印象深刻。比如给她讲《伊索寓言》里的《贪心的狗》的寓言故事,就给她放动画视频,短短的视频,她一连要看好几遍。有时候我忙别的,就让她外婆给她讲故事。
因为用手机录像占空间太多,后来就转成了录音。只要小屁熊要反复听讲过的故事,我就放录音了。为了便于查找放录音,我把每一个故事编号写上故事名和出自那一本书第几页。3个月,我和她外婆总共给小屁熊讲录了个故事。
她听故事后,自己也学习讲起故事来。.
4.小屁熊在玩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