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过的故事,你真的懂了吗南辕北辙与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很多故事,当时读的时候,总是觉得道理很浅显,主人公很傻缺。其实,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一、南辕北辙南辕北辙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四》,讲的是向北飞驰的马车,永远到不了南边的楚国。车的速度,象征着“效率”,速度快,则效率高;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地楚国,象征着做事情的有效性。“高效率”与“有效性”没有必然联系。就像我们生活,如果你没有认准方向和目的地,每天哪怕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干净利落,终究只会带来内心的空虚。二、下金蛋的鹅下金蛋的鹅这个故事来自《伊索寓言》的第87个故事,农夫没有耐心等待鹅每天下一颗金蛋,就刨开了鹅的肚子,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而追悔莫及。故事中,鹅象征着我们人本身,象征着我们作为人,能够创造和改变事物的能力;金蛋象征着我们创造出来的财富。成熟的人格,是在“能力”和“产出”之间寻求着平衡。一个辍学出来工作的小孩和一个四十岁了还躲在学校深造的人一样令人唏嘘。创造尽可能大的“产出”,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当机会来了的时候,我们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当遇到不顺的时候,我们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是我们不断的寻求着平衡。从以上两个故事,我们得到了两个启示:人生,要寻求“有效性”,而不是寻求“高效率”人生,要在“产能”和“产出”中间寻求平衡这些道理,在我们提高个人修养方面十分有用,是练“气”的基础。注:关于练“气”的描述,请参考从《葵花宝典》到人生哲学,做一个剑气并重的武林高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