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古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古代两大史诗

印度两大史诗

两大史诗是在长达数世纪的过程中,在民间口头流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史诗中纳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诗篇,汇集了大量的民间口头创作。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印度人民拥有的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印度后世各类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

印度传统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历史传说”。《罗摩衍那》在印度则被称作“最初的诗”,成为后世诗歌的典范。

《摩诃婆罗多》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一颂两行诗,每行16个音)。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8倍,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诗。中心内容是写婆罗多的后代堂兄弟之间的内部斗争。作品以倒叙手法,先让歌人唱出原诗的内容,中间插入“蛇祭缘起”作楔子,然后正式开篇。《罗摩衍那》全书都是诗体,约有两万颂。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不少小故事,描写自然景色和打仗的场面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高尔基

高尔基(-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以高尔基为名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炼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代表作还包括长篇小说《母亲》、剧本《敌人》,及一系列政论、文学理论文章。高尔基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于年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

卡夫卡

卡夫卡(-年),生于奥地利,20世纪德语小说家。

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教父》,从此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的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审判》、《变形记》、《城堡》等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卡夫卡小说的卓越成就主要是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追求纯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慰藉,表现客观世界在个人内心心理所引起的反映。而那种陌生孤独、忧郁痛苦以及个性消失、人性异化的感受,正是当时社会心态的反映。因而美国诗人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寓言集,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名叫伊索的被释奴隶整理而成。《伊索寓言》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做人的道德准则方面的,有宣扬诚实友谊之可贵的,有嘲讽和谴责出卖同胞、出卖祖国的行为的还有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等。

多年以来,《伊索寓言》已流传到世界各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已成为世界文学瑰宝。众多的政治家、作家、哲学家、艺术家都从中汲取营养,接受教益。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还在狱中把伊索寓言改成诗吟诵,以激励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