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如何正确打开澎湃在线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pf/a_4591264.html
                            

原创阿布拉泽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舒克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

贝塔贝塔贝塔贝塔,开坦克的贝塔……”

尘封脑海的童年旋律,有没有再度响起。

对于很多80、90后,国产动画《舒克和贝塔》无疑是童年回忆杀。

另一部动画片,则是有些人的童年阴影。

诡异画风、配乐、cult情节,一部原定26集却只播映了10集的《魔方大厦》,如今回想,细思极恐。

两部动画片豆瓣8.8分,皆改编自郑渊洁原著。

郑渊洁是作家,中国儿童文学界当之无愧的“童话大王”。

而今,他又进军电影界。由郑渊洁同名作品改编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即将上映。

这部电影,夯实了国产电影里一个少见的类型——“中国童话电影”。

聊郑渊洁首部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父郑渊洁。

他是一个集“老谋深算”和纯真童趣于一身的男子。

打小的经历,跟“哪吒”雷同,不同的是郑渊洁反叛的不是父权,而是学校、老师。一路走来,郑渊洁将野路子逆袭之路发挥到极致。

郑渊洁童年骑车照

上小学有次上课走神,老师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一百遍“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后来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郑渊洁改了题目,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他意思是先弄清自己是鸟儿还是虫子,是鸟就早起,这样可以丰衣足食,是虫子就一定睡懒觉,这样可以避免杀身之祸。

语文老师没怎么教训郑渊洁,但告诉了下一节课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听后,给郑渊洁出了一道“哥德巴赫猜想”。

郑渊洁不会做,回到座位一肚子气想宣泄,就在抽屉里引爆了身上带的拉炮,霹雳一响,冒出烟雾,吓了老师同学一大跳。结果,直接被开除了。

郑渊洁的最高学历,止步于小学四年级。

后来,郑渊洁工作了,交了一个女朋友,女方家人觉得郑渊洁不行,女方跟郑渊洁以后准吃苦。二人,就掰了。

郑渊洁当时就想怎么能不上大学,又不干当时看水泵的活,还能出人头地,让那个女孩后悔一下。

于是,他拿起了笔。

年9月15日,郑渊洁在《儿童文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混出声响。

年春节,郑渊洁回太原过年,写出皮皮鲁第一篇作品《皮皮鲁外传》,皮皮鲁和鲁西西出生。

年,他又创办了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杂志《童话大王》月刊,写出无数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时至今日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写了36年,杂志发行了2亿册,陪伴了中国70后到如今10后五代人。

除了写给小朋友的童话,郑渊洁也写过很多成人童话。

《金拇指》讲述拇指可以预测股票走势,写出金钱对人的异化。《智齿》讲述一颗“文学智齿”可以让作家拥有写作才华,作家寻找智齿的过程引出了社会上诸多荒唐、黑暗的事件。

但他最富盛名的童话形象,当属皮皮鲁和鲁西西这对双胞胎。像《暗室》《红塔乐园》《驯兔记》《鲁西西外传》等等,都是很多人的童年阅读回忆。

年,郑渊洁同名作品《驯兔记》被改编成真人短片,入围金爵奖。

老师让学生们听话、好好学习,学生们一个个变成了兔子,而只有皮皮鲁有自己独立想法,最终顶着一个塑料兔头去上学。作品讽刺了学校教育让学生变成一个个只会乖乖听话、不会独立思考的动物。

年,距离皮皮鲁和鲁西西出生已经过去了40年,很多郑渊洁的粉丝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但无论年龄多大,人们心里深埋的那颗童心一直存在,只需恰当时机撩拨一下。

这个时机来了!

40年后,郑渊洁第一部阖家欢真人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问世,将于8月13日亮相大银幕。

“中国童话”的概念,相较“西方童话”而言。

在西方,孩子从小可以看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等童话名著,根据这些名著改编的电影同样俯拾即是。

《绿野仙踪》

“西方童话”非常强调个人,比如爱丽丝、桃乐丝。故事中,小主人公经过一场奇幻之旅,收获友谊、克服困难,从而成长,变得强大。

“中国童话”则不同,它强调环境,比如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一般而言,“中国童话”除了刻画小主人公的成长,还会刻画环境存在的问题,延展开社会性的一面。

在这方面,郑渊洁可谓引领了“中国童话”的发展,写出了无数批判应试教育、传统家庭教育,讴歌友谊、善良、个性、自信的童话作品。

只不过,郑渊洁作为作家,更多体现在文字上。后来授权美术制片厂改编他的作品,也止步于动画片。

在电影领域,与西方儿童从小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童话改编的真人电影不同,国内这类型的真人电影非常少见。

往前追溯,周星驰原创的《长江七号》、根据经典IP改编的《宝葫芦的秘密》,或许是少有的此类真人电影。

《长江七号》

这次,郑渊洁首部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夯实了“中国童话电影”这一类型。

“中国童话”首先是给儿童看的,带有强烈的中国式童真与想象,以及对中国儿童现实处境的精准描述。

在《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中,三好学生鲁西西打开罐头时,突然爬出来五个拇指一般大的小人。

与西方童话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幽灵、仙境、神奇动物、魔幻事物不同,“中国童话电影”虽有充满想象力的情节,但并不会呈现过强的猎奇感,而是让小孩子更有好奇心和亲近感。

鲁西西给五个罐头小人缝制衣服的情节,与90年代长大的很多女生给娃娃缝制衣服的现实情节异曲同工,天然拉进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和亲近感。

故事展开,“中国童话”将中国儿童家庭成长、学校教育的现实处境铺展开来,深深扎根在中国这片土壤之上。

在中国,从郑渊洁上小学,到如今10后上小学,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并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一言以蔽之,依然是学习成绩决定一切。

德智体美劳,只有智最重要。智的体现就是考试分数,而非其他。

片中,鲁西西、皮皮鲁班上的座位,是按学习成绩排列,成绩好的坐前排,成绩差的坐后排。

在老师的教育理念里,学习好的学生不能跟学习差的学生玩。

当一次考试失误后,鲁西西被调到了后排,结识了很多所谓的差生,与他们产生了很深的友谊。

后来,迫于父母和老师的压力,鲁西西疏远了差生,也疏远了五个罐头小人,重新做回好好学习的“好学生”。

最后,鲁西西终于明白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友谊与爱更重要。她跑出考场,去找被自己“遗弃”了的五个罐头小人。

童话之所以是童话,是因为它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让孩子汲取成长的能量。

在中国,无数小孩因为家长、老师的压力,被迫做无数卷子,上无数兴趣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逼迫着孩子们马不停蹄,成为“考试机器”。

但在奔向高分和好成绩时,很多孩子忘记了身边的小伙伴,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

郑渊洁有一个教育理念:“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事,就是考试分数,它根本不能说明你未来怎么样。”

《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的故事,真正符合中国小朋友的成长环境,不但满足中国小朋友的好奇心,还能让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一些朴素的感悟。

“中国童话”同样是给大人看的,它隐藏很强的成人视角,对成人世界进行批判。

与“西方童话”不同的一点是,“中国童话”中对成人的反思,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现状和人情世故的观察上。

从小看郑渊洁童话故事的粉丝,很多已经成年,很多已为人父母。对于他们而言,郑渊洁首部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意义非凡。

从文字到影像,从平面到立体,郑渊洁粉丝等待的时间够久,久到很多粉丝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看。

同时,已经进入社会、遭受毒打的成年粉丝们,再次看郑渊洁的作品,会唤醒那些逝去的宝贵的人生理念和价值。

在郑渊洁创办的《童话大王》杂志上,封面曾经印有一句话:“本刊适合8-岁的读者阅读”。

郑渊洁的“中国童话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同样如此,适合8-岁的观众观看。

影片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入深思。母亲对鲁西西就一个要求,考一百分,当好学生,拿保送资格。鲁西西分考差了,母亲就一顿批评和咆哮。

即使当鲁西西直言不讳地告诉这些成年人,学校只看成绩,不让90分以下的学生参加兴趣课,大人们依然无动于衷。

在大人的世界里,成绩即正义。

不光是孩子,连他们自己也是。成绩可以替换成政绩、金钱、权力,只有这些才是正义。

喜爱、梦想、爱,这种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也便可有可无。

《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中有一幕令人莞尔。体育老师收拾教具,上面落满了灰尘,鲁西西班主任过来说占课,理由是马上要考试了,占课占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这一幕,在很多人的学生时代都曾经历,体育课基本就是个虚设。

另一幕,也是让大人们会心一笑。当校长带着被烧伤的“上尉”来医院,医生直摇头,问校长是谁,校长说“我是第一小学的校长”,医生立马变了个嘴脸,赶紧救治。

在中国,教育就是稀缺资源。好学校、学区房,就是对孩子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那代表着升学率、代表着好成绩,而这在很多家长那里,代表着孩子的前途和未来。

虽然,郑渊洁一再通过童话故事告诉大人们:“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事,就是考试分数,它根本不能说明你未来怎么样。”

但大人们早就忘记了自己小时候最讨厌什么,最喜欢什么。长大后,大人们只会以大人的视角去要求孩子,因为他们最初的纯真已经模糊不清了。

在郑渊洁看来:“如果你成年了还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个时候还有人说你幼稚,那是天大的优点。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井口的直径不同。”

大人们,别忘了小时候澎湃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别忘了替孩子保护好他那份好奇心和想象力。

《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将“中国童话电影”这一新颖类型带给小朋友和大人,丰富了国产类型电影的维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但影响孩子,同样会启迪大人。

小时候,觉得很多烦恼都可以找到一种离经叛道的方法解决,就像片中什么事都可以有五个罐头小人帮助一样。

长大后,才会发现生活总是让人陷入无可奈何的平静,想象力再也插不上隐形的翅膀。但没关系,可以看看电影,让电影帮忙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跟着《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一起找回童年憧憬过的最真实、最美好、最独特的自己。

设计/视觉:NOMA

原标题:《“中国童话”如何正确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