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
儒家追求性善,并不是无原则的、盲目的善。正如其中庸原则,虽然强调权变和变通,但并不是简单的毫无原则的。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暖气,渐渐复苏了,又恢复了生机。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立即恢复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后悔地说:“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恶报。”
农夫对蛇的无原则的同情与怜悯,受害的只是他自己。而如果是乡愿,则会混淆是非,影响其周围的社会风气。《论语》中孔子曾经批评过一种叫做“乡愿”的人。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之,如何?”
孔子说:“很好。”
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
孔子说:“不好。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为什么如此憎恶乡愿呢?清朝的王水彬在《围炉夜话》中给出了答案:“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
乡愿自身并没有真正的道德修养,只是一味地迎合世俗人的道德水平、人情的愿望,成为众望所归的好人或模范,从而获取名利情的满足,最是能惑乱人的心志,尤其在道德败坏的时代。
正如孟子所说:“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谐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德之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君子,不随波逐流,而又能与众人善处。这才是真君子而乡愿却似是而非、表里言行不。确切地讲,乡愿是在败坏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