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蛋轻鹅,还是重鹅轻蛋产出产能的平衡有多

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急踪,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来了。

这个来自伊索寓言的故事是不是跟我们常用的“杀鸡取卵”的成语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呢!其实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人。

上面摘录的这个“杀金鹅取金蛋“的故事,就是我今天开始阅读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引用的一个故事。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学界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曾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濳能的导师“,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本书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不仅风靡全美国,在我们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很多业界精英也在学习它。书中所论述的“七个习惯,正在改变着美国、中国等世界各地的企业,改变着政府机关和军队,也正在改变着学生和教师,影响力遍及全球所有领城。

书中的七个习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这么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对我这个好习惯没多少,坏习惯一大堆的人,确实应该好好阅读,好好学习一番了。

上面提到的“杀鹅取金蛋“的伊索寓言故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史蒂芬.柯维博士告诉我们,这则寓言蕴含了一个自然法则,即效能的基本定义。很多人用金蛋模式来看待效能,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但是,作者强调,真正的效能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一一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

在生活中,重蛋轻鹅的人,最终连产金蛋的资产也保不住;而重鹅轻蛋“的人,最后自己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更别说保住鹅了。因此,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效能的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记得小时候,村民们为了多种些玉米、木薯等杂粮来改善生活,就把小丘陵的山包的树木砍掉,把杂草除掉。经过一番修整,种上了充满希望的玉米种、木薯种。最后,农民们没有盼来玉米和木薯的丰收,却让那些小丘陵的山包水土流失,弄得原本四季常绿、山青水秀的小山村,到处是灰尘,连一向清澈甘甜的山泉水,也变成了红泥水。

后来,在乡政府的带领下,村民们在光秃秃的丘陵上,有的种上了荔枝树,有的种上了龙眼树,有的种上了肉桂树。当然,也有人种上了速风桉。水土流失的情况总算改善了,山村再次绿了起来,山水也恢复了以往的清澈甘甜。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其实,在人力资本方面,产出与产能的平衡更为重要,因为正是人控制着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

比如夫妻关系中,如果夫妻双方都只想拿到金蛋,享受权益,却不注意维护感情的纽带(即权益的来源,下金蛋的鹅),生活中毫无热情、体贴可言,不懂得给对方一点点的关切和照顾,双方都只想操控对方,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护自己的地位。长此以往,还有什么爱情、热情和柔情,此时会下金蛋的鹅已经日渐虚弱了。

亲子关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些家长一味地纵容孩子,以此获得爱戴与好感(即金蛋),结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毫无标准,缺乏自律能力和责任感。这种纵容式的管教,就属于偏金蛋的心态,只想取悦子女,而忽略了那只鹅(即子女的责任感、自律能力和自信心)。这对孩子长大后的人生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记得前年秋季期开学后,每天早上吃早餐时,我们发现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一位奶奶在给她刚上一年级的孙子喂早餐!

我们好心劝说那个奶奶,孙子读一年级了,应该学会自己吃饭了,你把孙子送进校门口,就可以回去了,不用喂他了。谁知那个奶奶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喂孙子,难道你们老师肯帮喂吗?他在家从没有自己吃过一顿饭。不喂他,让他饿死吗?

面对这样的宠孙狂魔,想马上改变这个奶奶的想法是不太可能了。后来,我们从那个小孙子下手,告诉他,全校只有你一个人要奶奶喂食,会被同学笑话的,男子汉必须学会自己吃饭。小男孩在老师面前倒是挺乖巧的,第二天,他死活不让奶奶跟他进校园了。那奶奶站在校门口,远远地、眼巴巴地盯着孙子自己吃完早餐,才回家去了。

这个奶奶,就是典型的只顾取悦孙子,而忽略了孙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好在孙子聪明伶俐,老师一讲道理,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产出(金蛋)与产能(鹅的健康和幸福)的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这是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十分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