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既可以用来描述一些不很正常的人,如痴呆、傻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些正常人对感情、事业的忠减、全身心地投人。后者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凡是构成人生主要内容的,几乎都成为某些人痴迷的对象:如情痴、书痴、戏迷、歌迷、球迷、棋迷、影迷、电视迷等,也有对人的痴迷,如追星族。作为一个现代人完全有自己的自由,尽可以选择自己的爱好。爱好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工作就是最大爱好,有所谓工作狂,有开会迷,有写作狂,有整人整出瘾来的,也有废寝忘食地做学问的这种太投人,太痴迷好不好呢?有好的一面,比如有助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心无旁鹭地干自己的事情,并且有可能获得成功。伊索寓言中龟兔赛跑的故事其实就是一场专心与耐力的比赛,它证明谁投人得多,坚持得持久一些,谁就能获得桂冠。懂得坚持投入的人,他的心血不会白费,出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条康庄大道。所以不要轻视樵夫手上的斧子,只要心无旁鹜地坚持下去,再粗的大树,也会被一斧一斧地砍断,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太痴迷、太投入,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能钻得进去也能跳得出来,正如王国维所说,既能“人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入乎其内,不钻进去,你做不好任何事情。不出乎其外,你的视野就会受到限制制,既看不清对方的真实情况,也不容易给自己以客观的评价,尤其有毛病有缺陷也不自知,还自我感觉良好呢。这是一种自恋的人。比如,一个人写文章刚刚脱稿的那一刹那,常常自以为是写出了绝代佳作,内心激动得不能自已,自恋自赏没完没了,其实他的文章写得并不怎么样。痴迷,遮住了自己的双眼,缺乏自知之明。再比如一个情痴,钟情于一女子,以为天下再也没有美貌超过她的了,并且非她不娶,谁知对方又提出了分手,结果失恋了,茶不思,饭不想,痛不欲生。冲不出爱情的罗网,不知天涯处处有芳草。苏轼有首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必须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山顶上,方能有大视野、大境界。既能进得去又能跳出来,往往都是出类拔萃之人。孟子认为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同为走兽,麒麟为贵;同为飞鸟,凤凰为俊;同为山丘,泰山为高;同为水流,河海为大;同为生民,孔子为圣。这就是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的精义。出类拔就是追求卓越。这也就是我们主张“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目的所在。若要谈生存智慧,这也许是最具隐喻性的生存智慧;若要谈价值观,这也许是最具指导意义的价值观。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个破旧的街区,住着三个女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女人说:“我的丈夫真棒,是火车司机。”另外一个女人赶紧说道:“火车司机,算什么,我男人是列车长,专管你男人。”第三个女人不甘示弱,得意地说道:“我男人扳道叉的,让火车朝哪条道上开,就得朝哪条道上开。”一列火车成全了三位女人的虚荣心,使她们在这廉价的得意中快活着。人一得意,就感觉自己站在了人生的高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狂妄的表现。其实,真正这个高处就在你的脚下。在老北京城的一条街上住着三个截缝。甲裁缝在自己的橱窗上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道:全北京最好的裁缝。乙裁缝看到了立刻也打出一块招牌,写的内容是“中国最好的裁缝缝”。丙裁缝看了两个人的招牌,仔细想了一下,也打出一块招牌,上面写道:此街最好的裁缝。古人云:“做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顶点。”盈则亏,满则招损,春风得意之时,不要留下得意忘形之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