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远洋(富书签约作者)
因循守旧的父母,在用尽十八般武艺后,终于让自己宝贝女儿和男友分手。
伴随着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父母语重心长地说:
闺女啊,还真别怨我们,爸妈恰恰是为你好,为你将来着想。
哦?
是这样吗?
不排除父母们高瞻远瞩朱,顺利预见到二十年后的格局。
但这一定是女儿想要的吗?
见多识广的闺蜜,在成功替朋友蹉跎二十个男友的基础上,最近又将一个她认为的“危险分子”扼杀在摇篮中。
这种光芒万丈,比《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连续被拒五十次更为传奇的历史缘何写就呢?
我这朋友啊,人单纯、善良、不谙世事,所以我要替她把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原来如此,姑娘真是煞费苦心。
这般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却沦落到在茫茫红尘中走一遭,造物主果真有眼无珠,颠倒黑白。
其实,“你为我好”这个命题,本身并没蕴含居高临下的道德话语权。
一个或多个自作多情的客体,凭借血缘或情感的优势,为主体作了一番看似严密的推理演绎,从而替主体作出高大全伟光正的决定。
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无视了主体的思维能动性及自由意志,既不合乎哲学,更不合乎人性。
在我看来,这绝非高尚的慷慨之举,更像精致的越俎代庖。
更何况,你确定他们真的是为了我们好吗?
非也。
对此,我有几点体会,和在座诸君分享下:
一、“我为你好”:话语主体其实更多是表现自己相应方面的优越感,以求区别于其他人
这种优越感,可以是才智上、外形上的,也可能是地位上、财富上的。
总而言之,目的都是彰显自我存在感,只是通过一种看似合情合理等方式而已。
至于对客体是否真正受用,那都是次要的。
不在乎你的人,他们的在乎挂在嘴上;在乎你的人,他们的在乎埋在心里。
出国读书前,我张罗了个宴席,把家乡最好的几个朋友都请到一起畅叙幽情。
毕竟,这一别少说也是一年,想见面并不那么容易。
更何况,人是社会化的感情动物,该有的仪式感和程序得有,不能啥都简化。
可就在这临别的宴席上,并没有太多李白赠汪伦一类的桥段,更多夹杂着各种让我当时颇为尴尬的言论。
老苗去国外,这性格得改一改。
一向以聪明伶俐著称的朋友P语重心长地说:
人家那边都是比较崇尚个性和开放的,你这种比较闭塞的处事方式,很难融入别人的文化。
此言一出,本来欢声笑语的氛围中,瞬间多了一丝别样的空气。
就是啊,人洋妞都喜欢豪迈奔放的,老哥你这种咋跟人家搭讪啊。
一向大大咧咧的朋友X也跟着带起了节奏。
紧接着,大家争先恐后地对我表达自己的担忧和疑虑,仿佛我就像一个涉世不深的孩童,即将前往一个未知的彼岸。
在此之前,必须谨记过来人们发自肺腑的教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候,沉默已久的朋友Z发言了:
得了各位,该怎么应对,是苗兄自己的事情,咱们瞎操心什么?来来来,喝酒吃菜。
“就是啊,说得对。”同样缄口不语的朋友W也对此点赞。
......
后来,遇到一些困难和心事,想跟国内的朋友倾诉(甚至有些地方需要他们帮助)。
这时候我恍然发现,那些口口声声为我好的朋友们,一夜之间就变得颇为疏离,仿佛对我的事情毫不上心。
那时候,我人生第一次产生了对友情的质疑。
电视剧里、小说本上的故事尽管读着精彩,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当这些故事重现于生活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都会是猝不及防。
而在这个时候,依然对我抱有信心和赞赏态度的,恰恰是酒席上低调收敛的Z和W。
众人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时,他们静静旁观;
我真正需要帮助时,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就在最近一次聚会时,我不禁问Z:对于当年酒席上的那些言论,你怎么看?
Z说道:
嗨,说白了,他们是通过老兄你,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老练聪明者,通过对你的建议,显得自己老练聪明;豪迈奔放者,通过对你的建议,显得自己豪迈奔放,如此而已。毕竟,家乡这几个小伙伴,就你远渡重洋,不及时在你身上表现些什么,更待何时?
我知道,他还有一句话没讲,那就是:你究竟怎么样,别人并不在乎。
他为什么不说?
他不喜欢背后过多议论,更不希望有挑拨友谊之嫌。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聪明。
可见,真正的友情,绝不是辛辣的菜肴、浓烈的美酒,更像岁月见证的佳酿,让你“如饮醇缪,不觉自醉”。
二、“我为你好”背后,包含的很可能不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是极强的控制欲和主宰欲。
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周围那些口口声声“我为你好”的人,恰恰是最喜欢干预别人生活,强加自我意志给别人的人?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对于这株芦苇,最大的尊重,莫过于呵护其主观意志。
这种呵护应该是温良的、和煦的,风卷残云式的干预,留下的只能是埋怨和祸端。
J姐,上海白富美,硕士毕业后嫁到北京。
在过了几年安定幸福的生活后,她因为不能忍受男方出轨而离婚,五岁的孩子由家乡的父母带着,自己依然孤独地奋斗在熙熙攘攘的帝都。
这时候,跌落人生低谷的她偶然遇见了大学时的校友Q。
在校期间,两人本身就有一定交往。
现在J处于低潮期,Q也对她进行力所能及的关怀。
无论男人女人,都会对在自己低谷期鼎力相助的人念念不忘——J姐也一样。
久而久之,两人成了好闺蜜,J索性也搬到同样单身的Q那里去住。
可J万万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并不是《破产姐妹》里的暖心桥段,而是一桩桩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亲爱的,你看我买这身衣服好看不?”J穿着逛商场买的新衣服,笑意盈盈地站在Q面前。
原本就肤白眼大的她,在这身光鲜亮丽的衣服点缀下,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怎么,穿这身出去和男的鬼混吗?”
这句答话,就像晴天霹雳,瞬间让J姐内心那个春意盎然的世界遍布阴霾。
更加致命的是,过度善良的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反驳,干脆选择了隐忍。
这一隐忍,就让对方更加变本加厉:
比如J姐不能穿漂亮衣服单独出门,晚上单独出门甚至要“报备”;
比如J姐和男的接触时,要充分考虑她的意见;
比如她觉得不合适J姐的对象,可以由她出面去“善意终止这段关系”。
就连一个人品和能力极佳,且和J姐两情相悦的高干子弟,她依然不会放过,时不时在J耳边吹耳旁风:他老爸要是东窗事发了怎么办?你想过吗?
说一千道一万,人家想没想过,关你什么事?你是耶稣还是佛陀?
终于,忍辱负重的J姐也无法继续这样的生活,搬回了自己原来的住处,一下子周围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后来,J姐通过一些渠道逐渐了解到:Q之前的丈夫,就是被她逼得远走高飞的。
而且,高干子弟还给J姐看了Q私下发给他的信息。
字里行间那种意思,是个女人都明白。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英雄壮举,传奇事迹。
五谷杂粮,男欢女爱,才是生命常态。
渴望控制和主宰的背后,就是极端的匮乏与失落。
唇齿间的高尚,暗地里的博弈,太多人标榜自己插着天使的翅膀,胸腔里却充斥着撒旦的欲望。
三、“我为你好”:很可能本质上就是“我为我好”
这里我要直面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伊索寓言》说得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口袋,一个挂胸前,一个在背后。
胸前这个,装的是别人的缺点;
背后那个,装的是自己的缺点。
真实地面对自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马克·奥勒留或者卢梭那种境界,而是想让自己灵魂深处得到掷地有声的涤荡。
M一度是我们朋友圈中公认的奇葩:年近而立,宅家啃老,既不关心谈婚论嫁,也不出去闯荡创业,终日与虚拟世界为伴,朋友聚会和各种社交也是能躲则躲。
大家印象中,只有别人帮他,没有他帮别人。
就这样一个大家眼里“拿不起,放不下,带不出去”的朋友,我却在他身上花了无数的心思。
数年之前,为了帮助他重拾生活信心,改善当下现状,我就下了很多功夫:
委托和他同校的朋友多多帮衬,给他介绍合适的工作,外出活动一切费用不让他掏一分钱,把自己健身用的营养品拿出来跟他分享,很多应该有借有还的东西几乎白送,不少自己觉得有益的书本和思想也拿出来和他分享......
但时至今日,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可我这边,却留下了盘杯狼藉的局面:比如付出颇多却毫无回报的失落,比如看上去对牛弹琴的苦闷,比如无人理解的憋屈。
于是乎,我开始在其他朋友那里埋怨他的不思进取,埋怨他的麻木不仁。
起初熟悉我和M的朋友都很愿意倾听和理解我的想法。
到后来,大家似乎也有些厌倦了,有兄弟就说了这样一个句话:
老兄,如果你不是对他有所期望,还会这么失望吗?
这话就像耀亮的闪电,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啊,如果不是我觉得他应该有所作为,应该成为朋友圈中的中流砥柱,应该为我们大家分担一些什么,应该在社交场合让新的朋友刮目相待,我还会这么无处不在地埋怨他吗?
说到底,我间接地还是希望通过他,让自己也有些面子,多谢帮衬。
《中国合伙人》里,邓超饰演的孟晓骏明言:我就是为了我自己,至少我敢承认。
反观自己:我有说出这番话的勇气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果,没必要按照所谓社会主流标准去生活,也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要求别人该怎么去生活。
闲云野鹤,山头斜照,我看众人多妩媚,不求众人看我应如是。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本不是开天辟地的英雄汉,何必揽劳心劳力的瓷器活。
作者简介:苗远洋,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准90后,巴蜀人氏,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主修社会学,现任某文化传播公司营销总监。以文会友,只求共同砥砺,共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