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清河一名12岁的男孩因盗窃手机店4部手机,被父亲暴打2个小时,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月15日,男孩小安从一家手机店的窗户进去,偷走4部手机和一些。案发后店主报案,警方采集指纹进行调查。同时,小安的继母在家发现他在玩手机,觉得可疑,立即带他去学校见老师,小安承认是在手机店偷的。
小安父亲得知此事后从外地赶回,11月1日晚,在家中用电源线、跳绳、扫帚抽打儿子,2个小时后,儿子出现口渴、疼痛、休克的症状,小安父亲、医院,但因伤势过重死亡。
被偷手机店主听闻此消息,表示心里很不舒服,孩子有错可以好好教育,怎能将他打死。小安的父亲安某已经投案自首,警方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对于此事,有一些网友赞同小安父亲打得对,只是下手太重。有网友指责小安的父亲是自食其果,平时疏于管教,临阵苛责求全。孩子长到12岁开始出现叛逆,再管的时候不是家长失控,就是孩子受伤,而如果平时的家庭教育到位,孩子根本不会去偷手机。
有心理学家研究,小孩子偷东西,是因为家长没有教会孩子物品所有权的概念,同时家长平时没有主动满足孩子适当的需求,对孩子缺乏关爱与沟通交流,孩子就会自己去寻找满足自身需求的途径。还有些家长认为事情小,不值得上纲上线,其实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
中国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数量持续攀升,并且呈现低龄化,其中盗窃罪位居第一。犯盗窃罪的孩子,出身于农村家庭、再婚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占比最高。学者分析,这些犯罪的青少年,大多缺乏正确完整的家庭教育,或者是家庭存在家暴现象。
子不教,父之过。当孩子犯下错时,家长应该考虑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的后果,而不是一味去指责打骂孩子。孩子有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果家长想通过暴力来解决,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那只会酿下惨痛的后果,后悔莫及。
广东信宜市的梁女士,因8岁的女儿屡次偷东西不改,将孩子捆绑在树上用木棍抽打,谁知几个小时后女儿竟身亡。梁某在丈夫报警后等候抓捕,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同时取得家属谅解。最终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梁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贵州有一名小女孩,因经常偷妈妈和小姨的钱,每次都是拿几百块,妈妈愤怒之余,拿起菜刀吓唬女儿,无意中将女儿的手砍断,造成小女孩终身残疾。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故事《偷东西的小孩子与他的母亲》,讲述的是一位从小放纵孩子偷东西的母亲,孩子长大后被抓,在被杀之前儿子将母亲的耳朵咬掉。儿子说,我当初第一次偷东西交给你时,你如果打骂我一顿,我何以至此?这则故事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小错起初不惩治,必将酿成大错。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做过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给予评价与指正,孩子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明白哪些该哪些不该做。孩子所有犯的错,大部分都曾从父母那里得到过认可。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可以适当惩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万不要用体罚来解决,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身心双重伤害,反而会适得其反。
孩子犯错,你会如何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