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藏书超过500本,孩子的教育更容易成

有研究说:家里藏书超过本,孩子的教育更容易走向成功。

3年前的我,特别渴望科学育儿又什么都不懂,跟风就是雨,如果换做当时的我,这话我肯定是信了,并且还会朝着本的这个目标去努力。

但是现在,我不会这样做了,因为我已经没有了三年之前的两眼一抹黑,至少懂了一点点育儿的皮毛,至少会思考一点点。

而且藏书本,孩子也得看啊,仅仅是为了这个收藏量,大人不带头去读,这些存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家有藏书本”理论的出处

这句话的大概理论基础是美国内华达大学的玛利亚·埃文斯教授做的一个研究,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收集了27个国家,个家庭的数据,发表了一个关于“家庭学术文化与教育成功”的课题。

他们发现:最直接影响孩子教育水平的,不是家庭收入,不是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是父母的职业地位,而是家里书的数量。

在《朗读手册》最终修订版的页有这样一段话,我想,这个和上面说的是同一个知识点:

全世界范围内,改变命运的都是家中的印刷读物。研究者在过去几十年中收集了27个国家、7万个家庭的数据。

通过分析发现,家中的图书越多,家庭成员的学历越高,家庭拥有图书的数量越多,学生从初中、高中或大学毕业的可能性就越高。即便将父母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平以及职业情况都考虑进去也是如此。

这个研究的结果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只听到了一句“家里藏书超过本,孩子的教育更容易走向成功”,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未免有些颠倒了。

而且时代背景大不相同,现在入手纸质书已经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二、家庭有多少藏书合适呢?

在我们明白了“家有藏书本”的理论之后,或许,我们还是会追求书的数量,但是比起藏书的这些数量,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点燃孩子对阅读的喜爱。家里有一个丰富的阅读环境,家长愿意花钱给孩子入手优秀品质的读物,有空并且愿意给孩子朗读。

《朗读手册》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0岁的小男孩,家里没有书,学校里也没有为孩子准备足够的书,一直到他的继母的出现。

他的继母不识字,但是坚信书的力量,也因此获得好感,和小男孩成为了朋友,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林肯。这几本书包括:《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天路历程》、《辛巴达历险记》。

正是这些书,让他明白,生活除了耕种和收割,还有更多的意义,后来他也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也是在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再次重拾书本的时候,我才发现书的种类很多,学校里的是教材。

而那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所有的书都是教材这样枯燥无味的,或许这是很多人不喜欢读书的原因吧。

所以,也给孩子来点有趣的课外读物吧,哪怕他此时不愿意读,我们也要让他明白,有课外书的这种美好的存在,它和学校里的不一样。

三、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的教育更容易走向成功?

我们如何界定成功呢?只看学习成绩还是综合能力?

一直都记得《零零后》导演张同道在接受采访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并不认为一定要考到北大清华才算是成功,一个把多数人都归结成失败者的理论,你认为它是对的吗?我就是个平庸的人,凭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身体和心理健康,这是第一位。”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话说得多好呀,成绩只是评价人的一个维度而不是唯一。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佛系,好好学习当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我一直认为: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就是那句大白话,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公益广告《ChildrenseeChildrendo》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一对母女乘坐电梯,下了电梯之后,母亲随手把烟头扔掉,并且用脚踩灭,小女孩照着做了;

一对父子边走边喝啤酒,父亲喝完之后随手把易拉罐丢到地上,小男孩照着做了;

当父亲对母亲吼叫甚至动手的时候,小男孩也举起拳头学着父亲的样子,朝着母亲怒吼......

我想我们对此都深有感受,当孩子生气的某个时刻,我们是否也想过,孩子的样子像极了自己?

我想说的是,孩子会模仿我们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言传身教里面的身教。

至于阅读和成功的关系是什么?我觉得,成功的定义太难界定,但是阅读的好处我们肉眼可见。

阅读对自身成长、拓展认知边界、育儿都非常有好处。想变得更好,就一定要阅读好书。

参考资料:《朗读手册》

我是盛夏书香,一位5岁男孩的妈妈,毕业十年不曾看书,因为孩子,我重拾书本,并一直活跃在育儿领域。

在这里,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育儿理论,只是我做母亲以来的一些真诚地分享;初为人母,有苦有甜,每一笔,都是对过去的自己的一个交代。

上过三次百家榜,觉得文章有收获,也欢迎你点赞、转发、分享,送给需要的人,比心。

如何向一个4岁的孩子解释,银河系和太阳系有什么区别?

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有哪些适合送给小朋友的礼物?

一入DK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这本7斤重的儿童科普值得买吗

想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这3个常见的问题,每一个都深有感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