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的乌鸦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

这时,乌鸦想起了他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从这只可爱聪明的小乌鸦身上,我看到了小动物它们身上的特别之处。

不单是这只小乌鸦,还有那个《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老鼠。它们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和所得结果,跟生活中的一般人真的很不一样。

对于小乌鸦来说,口渴了要找水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身边没有像是小溪、河流、湖泊这样方便的水源,只有一个窄口罐里装的半瓶水,嘴都伸不进去,一时半会儿也喝不上。

在这种‘不方便’的情况下,它一试再试,却还是无用,最后使出浑身解数也仍是徒劳之时,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从前曾在别处用到之法,再试一次,果然如愿以偿,得解其渴。

好像对它来说,出现了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掉,最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些是再正常不过的步骤。从始至终,没看到它问:

为什么瓶口这么窄,不能让我的嘴直接伸进去喝?

为什么瓶里只有半瓶水,如果是满瓶,不论我的嘴伸不伸得进去,就都可以喝到了?

为什么瓶身这么重,如果轻一点,我就可以直接推倒,让里面的水流出来后喝到了?

为什么偏偏在我口渴的时候,遇上这种一时半会儿喝不到水的事?

为什么……

从始至终,口渴的小乌鸦好像只关心一件事,就是怎么才能喝到,面前这个窄口罐里装的半瓶水,解渴。

所以,当它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解决这件事情上之后,没过多久,就如愿以偿了。

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小乌鸦可能不懂这些书面上的道理,但它却亲身作了最好的示范。让人看到了简单,纯粹,专注。

可惜,生活中看到的大多数人,都跟小乌鸦截然相反。

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为什么偏偏在这种时候,遇到这种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主动来帮我,没看到我这么艰难吗?

为什么问题出得这么难,要是简单一点,我就能解决了?

……

无数类似的‘天问’,在交错的时空里,由不同的人,陆续发出。好像解决问题,并不是他们的第一优先,发泄不满的情绪,才是当务之急。

难怪,会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事。

很多时候,一旦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伤害。

如果当时小乌鸦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先来一遍‘天问’,叽叽喳喳地把不满的情绪发泄一番,沮丧地发现除了口更渴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用处后,再无可奈何地接受眼前的事实——如果想不出办法从这个‘瓶颈’中喝到水,就会渴死。

那么,它还能及时地去解决所谓的‘外在环境’问题,然后顺利‘解渴’吗?

无意义的消耗时间精力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延迟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就算之后再去补救,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亡羊补牢,侥幸过关,最坏的结果则可能是大势已去,追悔莫及。

惟愿像寓言里小乌鸦那样简单纯粹的人,能多起来,对周边的人陶熔鼓铸。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