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出现厌学、学习吃力等现象,60%以上是因为孩子在6岁之前,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训练不足导致的。

有专家建议,孩子在18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培养阅读能力了。

为什么这么说?

1、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教育界有一个儿童潜能递减法则,它指出,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开发得越早,孩子的智力会开发得越充分。

孩子早期奠定的智力基础,对他的一生都影响深远。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说过:如果把17岁时人的智商水平视为%,那么,这个人在4岁时已经具备50%,8岁时达到80%,之后近10年只能提升20%。

把握住孩子的早期的6-8年,孩子将来成才的可能性可以提升60-70%。

2、阅读能让孩子更聪明。

在人的大脑中,并没有单独的阅读区域,当人们阅读时,往往是多个脑区同时活动,比如,语言区域、想象区域、嗅觉、听觉等区域。

比如,孩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当他读到“对面有一张长长的餐桌,餐桌上铺着洁白的台布,上面摆满精致的盘和碗”时,调动的是他的想象区域、视觉区域。

而当他读到“桌子中间那只冒着油光、飘着香气的烤鸭”时,调动的是他的视觉区域、嗅觉区域……

学龄前的孩子,读到的、听到的故事越多,他们的心智就越灵敏,比那些不爱阅读,只喜欢玩手机、看电视的孩子更聪明,学习能力也更强,上小学后,学习起来更轻松。

3、阅读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三观。

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价值观的形成,行为准则等,都在不断地由模糊变清晰。

孩子可以在《伊索寓言》里中了解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可以在《一千零一夜》里感受勤劳、善良、勇气等优秀品质,还可以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了解中国先民的宇宙观,感受夸父追日的英雄气魄,女娲补天的无私……

在经典故事中浸润长大的孩子,眼界和格局会更大,这些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即使是在学习中遇到挫折,他们也更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放弃,更不会厌学。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父母除了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尽量为孩子选择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比如《格林童话》等等。

虫儿妈妈说:

儿子从小到大,我给他买过很多故事书,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中国神话故事》《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等等。

这些既是流传年,甚至上千年的故事经典,也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

1岁左右,我每晚都会给他讲睡前故事,1岁以后,睡前是我们母子的共读时光。

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慢慢培养,当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就可以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

书籍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既能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还能开阔孩子的眼界,让他们逐渐建立起积极的三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