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

普通读者初读《认知觉醒》,不会觉得有趣,因为通读科普书籍总有点烧脑。但是,像《认知觉醒》这样一本着力解决现代人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且十分通俗的书,假如你读完它,而且它对你是有所助益的,你会觉得它有趣的。

作者广泛涉猎知识,阅读了参考文献(44本书),包含的领域有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成功学、社会学等等。有读者说是抄书、拼凑。但我并不关心这方面的问题,对于不知名的作者来说,各平台上的评价、评分不错了。只要觉得对于自己有营养,拿起来食用就是了。

作者周岭,来自你我他,原是一位普通白领。一些机缘巧合,他投入了探索,综合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自动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情绪力等的解读,提供原理呈现和解决共同困惑的具体方法。

我跟着作者的逻辑,简单地梳理了这本适合所有希望成长的人阅读的书。

01

你读过《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吧?知道为什么蛇在苏醒后非但没有感恩农夫,反而咬了他一口吗?如果农夫懂一些大脑知识,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了。蛇这种冷血的爬行动物根本没有发达的情绪脑。它不知感恩为何物,只会依靠本能行事,遇到危险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而人类的大脑里,由内到外至少有三重大脑: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力量比本能脑和情绪脑弱小。原因在于: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发育成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拥有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少;离心脏的位置比较远,不能优先得到供血,例如我们极度紧张时大脑一片空白,这就是因为理智脑缺血;运行速度相对慢且非常耗能。

种种迹象表明,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它们主导着大脑的决策,所以这些天性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这种默认天性非常强大。例如:明知读书重要,转身却掏出了手机;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放弃。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理智脑发达的人更能: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保持耐心,坚持做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只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持续练习,你就能让自己的理智加速变强,从而改变认知,用认知武器解除焦虑。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