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跟朋友聊天,对于年大家都相对比较悲观,大家都非常焦虑,一个朋友年中时被公司优化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他现在可以通过自媒体获得一些收入,但仍然希望尽快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猜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甚至从未了解过,坦率来说,我对自己的了解也仍然不够深入,正是因为对自己不了解,所以才会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不已。这里的了解并不是自己的身高、体重,而是我们的大脑,因为困扰我们的问题,绝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的大脑。
我们人类能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完全仰仗于进化出的大脑,在我眼中,它精密无比,堪称完美,以至于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也无法完全解开它的奥秘。人工智能发展几十年,与我们的大脑相比,仍还还有很大差距,尽管大脑如此强大,近乎完美,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正是让我们感到无助、焦虑和痛苦的根源。要想搞清楚根源所在,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大脑的进化历程,以及它的构造。
大脑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海洋中的单细胞浮游生物,大约距今数十亿年前,在海洋中出现了一些“复制子”,在进化的力量下,它们逐渐成为单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开始具有互感知与协同合作的能力,多细胞生物开始出现。接着又演化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在海洋中的无脊椎体内产生了神经网络,被认为是大脑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出具有感知和适应外界能力的领鞭毛虫、具有化学信号传递功能的多细胞动物。在距今5.6亿年前,出现了扁形动物,是最早的第一脑“原始”大脑。
随着进化的继续,大脑逐渐发展并演化出更复杂的功能。在大约1.5亿年前,小型哺乳动物身上进化出了第二脑“缘脑”大脑,涉及学习、记忆、情绪、恐惧、压力和无意识判断等功能。
大约万年前,大脑前额叶区增大,灵长类动物开始爬上树生活,需要更强大的脑袋。万年前,灵长类动物身上进化出第三脑“新皮质”大脑,负责语言、思维、感官知觉、运动指令的产生等复杂功能。
现代人类大脑在约20万年前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包括更大的前额皮质和更复杂的神经回路。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第一脑“原始”大脑称为本能脑,它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可以让我们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比如我们在森林里面遇到危险就会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喜欢的异性就追求等,都与本能脑相关。
现在我们看到的爬行类动物就只有本能脑,它们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体温随外界变化的特性也让它们无法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但它们依靠这种简单的本能反应,不仅生存了下来,有些还存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蛇、壁虎等。
第二脑“缘脑”大脑,涉及学习、记忆、情绪、恐惧、压力和无意识判断等功能,我们可以称为“情绪脑”,有了情绪脑,在恐惧的时候就知道远离危险,开心的时候就可以增加跟他人的亲密度,伤心的时候能引起同情者的关爱,人们喜欢养猫和狗等宠物,就是因为这些动物很容易与我们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它们也懂得取悦和照顾我们。
第三脑“新皮质”大脑,负责语言、思维、感官知觉、运动指令的产生等复杂功能,它让我们能创造艺术、发展科技、建立文明,让我们在地球上相对其他物种而言,占据更多生存优势。这部分最新发展出来的脑区,我们可以称为“理性脑”。
在《伊索寓言》里面有一则“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一个农夫在一个寒冷冬天发现一条冻僵的蛇,出于怜悯之心,他将蛇放入自己的怀中取暖,然而蛇在取得温暖,苏醒过来后,却咬了农夫,最终导致农夫死亡。如果这位农夫懂得一些大脑的知识,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蛇这种冷血爬行动物只有本能脑,压根就没有情绪脑,它都不知道感恩为何物,只会依靠自己的本能行事,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而愚昧的农夫竟然以为蛇和人类一样有感恩之心,会知恩图报,最终导致自己丧命。
三个脑的结构,最里面的是本能脑,其次是情绪脑,最外面的理性脑,也就是距离今天越久远就越在大脑的深处,大脑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好比一台七拼八凑组装出来的电脑,主板是老的,显卡是旧的,中央处理器却是新的,所以它们在一起工作时必然会出现很多兼容问题。
就像上面的农夫依据情绪脑做决策最终命丧毒蛇之口,在现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受到情绪脑引发的焦虑、痛苦、愤怒等情绪影响,而采取一些应急的行为,看似给我们带来问题的情绪脑、本能脑,真的没有用处吗?我们该如何使用它?文章聊聊这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