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读书节的促销活动,我给儿子和外甥搜罗了一些童书,到货拆箱后,原本要送给4岁外甥的这本《伊索寓言:年插画与故事》,居然被14岁的儿子给截胡了,他说:妈妈你再买一本送给表弟吧,这本我就留下了,回忆下小时候的故事。
是呀,相比现在1米83的大个,以前可不就是小时候嘛,托儿子截胡的光,我也一起看了这本与众不同的《伊索寓言》。
之所以说它与众不同,一是因其超级出众的颜值,再者是因为以成年人视角去看这些朴实的寓言,发现原来短小的故事里藏着生活的大智慧,那是之前不曾悟到过的。
这先锋与古典并存的装帧可太好看了吧!不细看还以为是一个精美的相框,在手上沉甸甸的不仅是它的物理重量,更是因为集结了全球53位画师联手呈现出来的艺术份量。
这篇精选的寓言,每篇都配有3-5幅来自15-20世纪世界各地艺术家所绘的素彩相间的插画,跟随这些版画、钢笔画、水彩画,仿佛进入到时空隧道做了一次穿越年的艺术旅行,这本书非常适合周末躲进铺满阳光的沙滩帐篷里去感知。
像很多人听李宗盛的歌“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一样,那些儿时曾经读过的故事,长大后再去品读已经有了不同的味道。
1、狐狸和葡萄:狐狸久久地望着一株巨大的葡萄藤上的葡萄,那硕大的果实使他馋涎欲滴。但是他发现自己一颗也够不着,又转悲为喜,便说:“这些葡萄酸得很,即使我得到了,也不会吃的”。
书中的解读是:狐狸很聪明,对无法企及的事儿便知难而退。
这则寓言中的狐狸何止是聪明啊,真是极其智慧了。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把人所做的事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可控制的事物,如我们的思想、自由意志、行为和信念等;另一类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之外的不可控制的事物,如财富、名誉和我们的身体等。
他认为,对于可控的事物,我们应该在理性的指引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人作为主体对事物的驾驭;但对于不可控的事物,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采取接受事实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
简而言之,做人要无限向内求,不要总想着改变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或者总是不切实际地去幻想,学会跟自己和解、保持乐观才能实现人生自洽。
2、干杂活的驴:一头驴子在宗教游行队伍中驮着偶像,被驱赶着穿过城市街道。路过的行人全都匍匐在地,对偶像表示敬意。驴子看到此种情景,以为人们是在朝拜他,便趾高气扬,不愿再挪动脚步。赶驴的人立刻用棍子揍他的背,一边说道:“你这个蠢货!他们崇敬的不是你,而是你驮着的偶像。”——人们对仪式的尊重被傻瓜误以为是对自己的敬意。
白岩松曾经说过一段话: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要知道没了央视的舞台,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会变成土狗。这可谓是《伊索寓言》的现实版。
前年是旅游、外贸行业遇冷,去年是教培行业遭遇重创,今年则是互联网大厂陆续裁员。
有的打工人是岗位被优化了,有人是所在的公司撑不住了,有的则是所处的行业被颠覆了。
看看我们周围,有人身处在水深火热中,有人稳坐钓鱼台,也有人正提心吊着胆,世界早已没有了铁饭碗,所谓铁饭碗就是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你认识谁不重要,你是谁、能做什么、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比较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尊重和珍惜当下所在的平台。
即便说有计划想要骑驴找马,也请善待当下这头驴,如果虐待驴早晚会吓跑马,其实职场圈子并不大,口碑传播得非常快。
身为职场人,把功夫花在提升软实力上,凭借打造的金口碑去哪都能吃饱饭、吃上好饭。
3、两只蟹:有两只蟹,一只是母亲,另一只是儿子,他们之间进行了一番对话。母蟹开始责备子蟹,认为他的步履一会儿朝左,一会朝右,很不雅观。子蟹回答说:“妈妈,我求您啦,先留意一下自己的步态吧,我会找到正确的行动方式的。”
书中解读为:首先自己要品行端正,然后才能无所畏惧地批评他人。
有多少人看完这则寓言第一反应是:某某在生活中、在职场上不就是那只横行的母蟹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到子蟹的视角。突破原生环境带来的一些习惯或者伤害确实很难,可是难道就只有“彼之过失,汝亦随之”地一条道走到黑吗?
我们都很清楚,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假如别人犯错,我也跟随,最终各自都要承担后果,这世上压根就没有“法不责众”的护身符。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先生所推广并践行的“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哲学理念,值得我们在每一个忍不住想问责或者攻击对方的时刻扪心自问:这么做对吗?而不是眼盯着别人做了什么事,做正确的事远比唯上、唯权地去干要靠谱和长久。
《伊索寓言:年插画与故事》这部寓言奠基巨著×插画艺术盛宴,少年读来能够启迪智慧,长大后再去回顾亦会启发我们自省,获得治愈和力量。
这其实是一部家庭藏书级别的共读书籍啊,个故事呢,慢慢读、细细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