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师的伊索寓言评课

本周听了由王玮源和孙一敏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的《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总体感觉如下:这两节课,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板书书写工整,学生参与面较宽,能抓住所讲寓言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感悟,但尚有一些值得进一步研讨的地方。一、有关教师的提问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导向性、层次性和目的性。教师应灵活运用追问的方法。在王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狼真的来了,村民们会怎么做呢?拿出笔划出相关的词句。待学生交流完这个问题后,老师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牧童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当第一个问题抛出后,老师完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追问:村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么想?牧童的不幸遭遇让你明白了什么?但老师却没有很好地抓住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地深入。而在孙老师的课上,老师的提问显得很有层次性,追问的艺术用得恰如其分,如:当老师提出问题:蝉聪明在哪?待学生回答:蝉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老师便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别人的灾难是什么?——吸取了什么教训?——如果这只狐狸邀请你到它家做客,你会怎么做?——请你一起去郊游,你会去吗?——这次狐狸用了什么花招?——它是怎么说的?——蝉还聪明在哪?——狐狸的花言巧语对其它动物也使用过吗?——为什么乌鸦上当了,而蝉却没有上当?——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得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寓言的主要意思,理解寓意。二、有关《伊索寓言》结构特点的揭示时机王老师将揭示《伊索寓言》结构特点放在第二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孙老师是安排在学完《牧童和狼》之后(第一课时最后)。我个人认为,《伊索寓言》结构特点的揭示安排在学完一则寓言之后进行。这样做,教师就能实现教法上的由扶到放,学生完全能很容易地把握后两则寓言的重点,并且便于教给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三、有关重点词句的把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读懂寓言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理解其说明的道理。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三则寓言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比如:《狐狸和葡萄》应抓住狐狸摘摘葡萄时的动作以及摘不到葡萄后的心理、神态等引导学生想象表演、感情诵读,充分体会狐狸的虚荣,从而引导学生从狐狸的所作所为中感悟道理,揭示寓意,理解寓意。《牧童和狼》一文,应抓住前后两次“狼来了!狼来了!”让学生通过想象、朗读体会牧童的前后两次说此话的不同意图。结合村民的前后不同做法及牧童的最终命运理解寓意。《狐狸和蝉》一文应抓住蝉的聪明及蝉和乌鸦的不同命运帮助理解寓意。在王老师的那节课上,对于重点词句的把握不够到位,形如“蜻蜓点水”,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感情诵读,在读中进行很好地感悟。而在孙老师的课上,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寓意,读寓言发现寓意与故事的联系,从而很好地突出对一些词句的理解,有效地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显得很轻松、很愉快。四、有关板书设计板书的作用在于凸显所教内容的精髓,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把握教学内容搭建桥梁。最近,所听两位教师执教的《伊索寓言》在设计板书时,均抓住每篇寓言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设计,我个人认为应突出寓言的寓意进行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