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官方又公布了双减违规问题的举报渠道。为什么要用“又”呢?因为早在8月18日,就已经公布过一次类似的举报渠道了。时隔短短两个月,就又一次公布。为了让人民群众能更加顺畅地举报,教育部真是不辞辛劳。
大数据时代,各种app或许都在悄悄窥探我们的隐私。刚刚在教育部上看过关于举报的消息,另一个app又给我推送了另一则关于举报的消息。
这次推送的消息是关于《伊索寓言》被举报。起因是某位家长发现书中有一则蟹杀死蛇的故事,让这位家长很不安,因为他觉得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他就举报了《伊索寓言》。我只是在刚认字的时候看过《伊索寓言》,距今已经有20多年了,大部分故事都忘了。故事很简单,蟹因为蛇不听他的话,而且屡教不改,所以把蛇给杀了。
这让我想起了不久的一则微博热搜:因为3岁的儿子上培训班不配合,妈妈一怒之下猛踹儿子裆部,结果导致儿子生殖器严重受伤,被送进急诊室。嗯,妈妈因为儿子不听话,所以就把儿子踢伤了。这和《伊索寓言》中蟹杀死蛇的故事何其相像。
看来,《伊索寓言》根本不是写给孩子的,而是写给家长的。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家长要举报这样一本寓言书:想必是因为寓言戳中了家长的内心,让家长恼羞成怒。
这位举报《伊索寓言》的家长,打的旗号是“担心会给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说起来真是好高尚的理由。可惜,心里的真实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有的举报,要么是因为恼羞成怒,要么是担心自己利益受损。上海建西学校那位举报学校通过考试分快慢班的家长,想必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考不进快班,所以希望大家都别进快班,这属于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举报者。
最近还有另外一个关于举报的故事也很火:据说有位初三数学老师借着给朋友读初三的娃帮忙的理由,每天在朋友圈发点数学题,同时把昨天的题目详细解答也发在了朋友圈。然后这位老师要求学生家长有空的时候就看看他的朋友圈,无需点赞更无需转发。
老师这么做也是煞费苦心了。因为现在规定初中生每天的作业不超过90分钟,分到数学上不超过15分钟,也就只能布置一两道题。初三学生马上面临中考,如果每天只做一两道数学题,中考数学成绩可想而知。为了让愿意学习的同学能有一个好成绩,同时也为了保证自己不违反双减规定,老师只能从朋友圈发点题目了,做不做都靠学生自愿。
但是,班上有一位家长举报了这位老师,理由是“老师利用朋友圈布置作业,传播焦虑情绪。”还好这位老师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做自己发在朋友圈的数学题,还好朋友圈发数学题不违规更不违法,所以那位家长的举报被驳回了。
这位家长的真实想法很好猜:自己不想让孩子做数学题,就不允许孩子的同学做数学题。这很像在长跑比赛中自己想休息一下,就把所有选手都拽着不准跑。这种恶意举报的家长,完全是老太婆靠墙喝稀饭——卑鄙(背壁)无耻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