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得不到的,不想要了因为得不

微博上“小时候要不到的糖,长大不要了”的话题登上热搜,并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一位博主在微博里分享了小表妹的一件事。

放假的时候她带表妹去逛超市,问她要吃什么自己拿。

逛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她在几个柜台前面犹犹豫豫,结账的时候居然只拿了一小包薯片。

博主表示相当惊讶:你就拿一包薯片啊?再多买点吧。

表妹头转向柜台又看了一圈,再转回来低眉顺目地说:买这个就够了。

表妹是从小被家里人说着“乖”长大的,没有耍过性子,不会随便跟大人要这要那。

每次家庭聚会,都能看见她一个人很安静地坐在那里,还知道帮大人的忙。

表妹告诉她,之前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妈妈都和她说好,只能拿出几块钱给她买零食,她一定要自己选好。

其实妈妈给的那些钱根本买不了什么,渐渐地她也就不想要了,这样还能换回妈妈一个“乖”的表扬。

最后博主总结,小时候要不到的糖,长大了也就不想要了。

你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呢?这样的心理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怎么治愈童年的伤呢?下面我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一一分析。

“得不到的,不想要了”类似于酸葡萄心理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一天都没有吃东西,饥肠辘辘。

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吃不吃都无所谓了。

这便是著名的酸葡萄心理,广泛地被人们使用,凡是够不着的葡萄便是酸的,凡是得不到的东西,便是不好的。

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提出过“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概念,这些心理机制讲的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目前把心理防御机制分成十六种,我们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制、否认、退行以及合理化等,

酸葡萄心理与“得不到了,不想要了”心理,都属于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是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个体会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

事实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对错误外,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的采用这种方法以减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并无可厚非。

与“得不到的,不想要了”相反的是“童年得不到,成年后疯狂补偿”

张歆艺和老公袁弘上了一档明星夫妻真人秀。

两个人吃火锅聊天,袁弘说有个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如果有机会一个人愿不愿意回到过去重新活一次。

张歆艺几乎毫不犹豫地说:“我不回,我小时候太苦了。”

她说自己上中学的时候还在穿爸爸的鞋,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牛仔裤,毛衣都是妈妈拆掉旧毛衣的线织的。

让她永远忘不了的是一双小白鞋,99块钱,她想要那双鞋。

妈妈告诉她,只要她考到班级多少名,就给她买,她“从来没有那么用功地读过书”,考到了那个名次。

但是,妈妈还是没有给她买。

那个时候她就立下誓言,等她长大之后,她自己赚了钱,要给自己买好多好多的白球鞋。

现在张歆艺家里的鞋柜至少几百双鞋,也如愿以偿地拥有了“很多很多白色的鞋”,但说起小时候那双99块的小白鞋,张歆艺的神情似乎还没有释怀,就连主持人朱丹都说:“这是一种童年的心理创伤。”

有网友评论张歆艺矫情“不过是一双99块钱的小白鞋,就那么重要吗?”

是的,真的很重要!

准确地说,这是“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用来形容很多成年人,因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买玩具、追星、谈恋爱等各种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自由后,对自己进行报复性补偿的心理症状。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淘宝发布一组大数据显示,一年有万成年人会给自己买玩具,其中90后占比达57%,而且超3成是95后。

因为童年想玩而玩不到,这些80后和90后长大以后,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玩玩具上,甚至还诞生了一批职业玩家。

尤其是80后一代,他们更喜欢玩乐高和兵人,数据显示淘宝上有超过万的乐高玩家,而其中的深度玩家一年花费就达万。

河南一女子一年花万购买兵人玩具,黑龙江一男子一年花万买BJD娃娃,那些小时候得不到的玩具,成年后却要疯狂地买买买。

“懂事”和“疯狂”的背后,都让人心疼

如上所述,童年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可能:“懂事不再要”或者“成年后疯狂弥补自己”。

宫崎骏的动画片《龙猫》,故事里的妈妈对爸爸说: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让人心疼。因为懂事的人不是什么都不想要,而是不敢说。

其实她也很想要的,只是从前被拒绝太多次了,开始学会了去接受。习惯了看到想吃的东西看一眼就走,对自己说“我一点也不想吃”;习惯了有什么心事就憋在肚子里,不然就会给别人添麻烦的。

这样的“懂事”,有时恰恰是低自尊、讨好型人格的“前奏”。善解人意的背后是自卑,怕别人不乐意,所以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不敢提自己的要求,生怕多说一句别人就不高兴了。

容易在感情中回避。当伴侣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时,她很少会回应,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在感情比较好时,她会把另一半推开。她这么做,是因为她在用防御的姿态保护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自我的一部分就会永远“卡”在那个地方,并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地寻求补偿。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果怎么都得不到,就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只能长大以后报复性地补偿自己。实现欲望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很开心,反倒愈加空虚失落。

在感情中表现为缺乏安全感。她们从小得不到足够的爱,所以长大后想要拼命补足,会抓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在感情里敏感,极度想要伴侣在意自己,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会让她们想要牢牢的把握住伴侣。但同时,也会给伴侣极大的压力,你越想把握住,越想控制他,他就越想逃离。

接纳自己,与童年和解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的伤,该如何治愈?

第一,现实核对。

父母不满足我,不代表他们不爱我。那一次虽然我的要求他没有满足,应该是有客观原因的,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在爱我。

和父母敞开心扉的谈一次,和童年和解。

第二,信任自己的能力。

提升自己,自己拥有完整的内心,不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值得拥有想要的,打破内心的枷锁。

真正能带你走出阴霾的,是你那种自信的光明。

写出来,自我消化写在日记本里,跟自己聊聊,在文字中释放情绪。或者把自己的无法释怀的经历写出来,发到网上的树洞里。你会从热心网友提的建议和意见中,得到安慰,有助于释怀。英国作家马特·海格,靠写出《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战胜了抑郁症。写出来的好处是释放了情绪,又不必被不懂的人说矫情,省去了很多尴尬。看心理学书籍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解铃还须系铃人,读心理学书籍,有助于解开自己的心结。《亲密关系》中说道:亲密关系的幸福开关就在自己手上!阅读就像阳光,能驱散你心中的黑夜。跑步跑步,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塑造漂亮的体型,还能让人幸福愉悦。没有什么事是跑5公里不能解决的。《跑步圣经》里说:跑步时,大脑能释放出“血清素”和“内啡肽”这些“幸福激素”,能够让你感到舒适,不容易沮丧。当跑到一定程度时,会忽然觉得内心安静,忘却自我,有一种祥和愉快的感觉。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树梢上,天上的白云变幻莫测,耳边清风徐徐,大汗淋漓之后,我顿时豁然开朗,觉得一切都不是个事。

写在最后:给已为人父母的话客体关系心理学讲到:孩子的内心极其的敏感和脆弱。即便是婴儿,已经能对养育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保持极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透过抚养者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来感知养育者的内在状态。就像加州媒体在针对影响大脑早期发育的早教宣传口号中提到的那样,“你的选择,会决定他们未来的机会”。呼吁广大父母,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以及渴望。对于孩子合理的、你已经许诺过的要求,不要轻易食言。实在做不到的,说明你的理由,并且你要让TA知道“你是爱TA”的。我是豆包,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