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流齿怯初尝
——读《博物馆里的神秘花园》有感
书评作者:郑挺颖
最近,儿童教育的问题让中国的年轻家长们操碎了心。若是回想自己当年接受的儿童教育,我的印象已不太深刻了。
最早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住在一个低矮的小房子里,广东的夏天酷热,小男孩火力旺,我的脑袋容易长脓包。爸爸妈妈要上班,白天基本是奶奶带我,奶奶待我特别好,至今我还记得很多琐事。左邻右舍也很熟,村子里大家对我也很和气、友好,慢慢我就长大了。
那时候,爸爸用工整的楷书给我写了很多卡片,晚上回来就教我认字。小时候的我识字早,而且多,求知欲旺盛,自己满村子找书看,啥书都看,不挑,也没得挑。我爸爸有个好习惯,每次出门都会给我买书。他去汕头市区看望他的医学老师,就会去外马路的新华书店给我买书。那时候,这家书店可能是粤东地区最大的书店了。
依稀记得,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爸爸有一次从汕头给我买回来一本《伊索寓言》,那书我看了好几遍,对我影响很大——养成了喜欢和人打比方讲道理的习惯。长大后,我才注意到,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出的,罗念生大师翻译。这书好多故事简短、易懂,且多好玩幽默之处,多位弟弟妹妹读过,目前应该还在我家里。
伊索寓言这本书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古希腊著作。此后,我一直要到上金山中学的时候,自己买了本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才对古希腊著作有更深的了解。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洋八股“言必称希腊”,是指一些党内同志“食洋不化”,在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论述时,习惯从古希腊说起。
从古希腊说起,其实这种现象一度很普遍。因为在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中,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古代犹太人的《圣经》。
待到进了兰州大学,我开始学习世界历史,才对古希腊的戏剧、哲学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毕竟不懂古希腊语,这种学习也是流于皮相。故此,对诸位掌握古希腊语、拉丁语的学界前辈,真是敬为天人。
念硕士的时候,我不自量力,选修了拉丁语,上课的老师是天主教会的名师,但我没坚持下来,实在羞于提及恩师的名字,在这里只能和老师说一声“对不起”!
不过,今天的朋友们如果想学古希腊语、拉丁语,条件已经好太多了。因特网上语言资源丰富,除了文字的,还有图片、音频、视频,只要英语比较好,学好这两门古代语言并不太难。
说到古希腊文化的起源,还得从古希腊的神话说起。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祗很有意思,一个个具有超能力,但满满的七情六欲,不是人格完美的道德圣人,甚至连正人君子都算不上,只是放大了能力的凡夫俗子。各种争风吃醋,甚至有点儿童不宜。
今人所谓的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艺术,用世俗的、繁华的现世欢愉,去挑战超越的、清简的来世天国。此后,各路王公贵族、财主富豪赞助的艺术家们,尽情用浓烈的色彩涂抹出肉体的力与美。统治了西欧一千年的基督教,其清规戒律慢慢被人文艺术所侵蚀。这种思潮的变换,是好是坏,立场不同的人看法完全相反,此处不予置评。
结果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传说绵延几千年,得以复兴,并为西欧数世纪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素材与灵感。今日遍布欧美博物馆的诸多艺术瑰宝,都离不开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的精神滋养。
然而,古希腊古罗马的故事里,神祗众多,加之古罗马与古希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经常让人读后一头雾水,这对想加深对西洋艺术品认识的国人来说,确实是一大文化隔阂。
最近,鄙人得了一部妙书——《博物馆里的神秘花园》,此书列出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人物的谱系,再围绕某一神话人物,把与之有关的欧美博物馆珍藏的名画、雕塑加以介绍,图文并茂,思路清晰。
更加可贵的是,作者美柔汀文笔优美,幽默,把西方古典神话用现代的网络流行语娓娓道来,生动活泼,俏皮可喜。每篇四五百字,结合三两名作,读后神清气爽,不但记住了神话故事,还加深了对西方艺术名作的理解。
不瞒您说,作者其实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张伟明,他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来又拿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近距离接触各国博物馆艺术珍品的机缘,成就了本书的见多识广。
作者的历史功底深厚,我是不意外的。让我惊喜的是,作者的艺术鉴赏造诣也让人叹为观止。作为老同学,我平心而论——望尘莫及了。
恭喜伟明!也恭喜每一位结缘此书的小学生朋友们!你们将得到一段比我童年丰沛得多的心灵滋养之旅。